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和村镇的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成都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改革实验区,提出了“政府创新政策环境、市场活化经济资源、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为特征的一体化统筹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方略,成都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依托《成都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各项法律规定,在节水规制建设、城乡节水管理、科技节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年以来,成都市区累计节约水量2.54亿立方米,累计减少污水排放量2.3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1997年的69.75%提高到2007年的83.68%;2007年相对于2006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降低21.64%,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低34.93%,达到国家节水先进城市标准,2005年2月被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全国节水型城市”,2007年7月,建设部授予了该市“全国城市节水突出贡献奖”。
统筹规划,指导节水工作
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涉水的规划工作,编制完成了综合性和专业性规划,主要有《成都市2010年城市节水发展规划》、《成都市供水规划(2000~2020)》、《水环境治理综合规划》、《成都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成都市还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节水工作、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的要求,制定出与该市工业的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2020年城市节水发展规划》。成都市把节水当作革命性措施来抓,下大力量挖掘节水潜力,用节约的水量支持成都市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将开展城市节水技改项目20个,区(市)县循环用水建设项目10个,成都市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强供水管网的配套、管理和维护,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节水技术,2005年至2010年投入6.18亿元,到2010年达到节约水量4.17亿立方米。
综合管理,实施计划用水
成都市计划用水工作,立足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全计划,企事业、机关单位及广大市民全管理,城市、区县全社会,以用水量大的用户、耗水量多的行业为重点,严禁无计划用水,严管超计划用水,严防盗水窃水,严查随意改变性质用水,实行全方位的计划用水管理,确保用水计划的严肃性、计划管理的严密性、节水管理的权威性,通过实行计划用水,有效地促进了节约用水工作。该市从1981年实行计划用水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城市计划用水户数量虽大幅度增加,但城市自来水计划用水户实际用水量却呈下降趋势,超计划用水量逐年减少。2007年相对于1998年,成都市计划用水户增加50%%,但超计划用水量却下降了56%。成都市在计划用水管理工作中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制定用户用水计划,按计划考核,严格执行超计划加价收费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用户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对用水计划适时调整,保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办公等用水所需,做到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坚持采用先进管理手段,进行计划管理。
经济调控,推动节水工作
成都市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节水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关闭耗水高、工艺落后、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产品,采用政策、技术、经济、管理等综合手段,实现节水工作长效管理。一是政策引导。根据节水法规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用政策引导用户控制用水、节约用水。2005年至2007年,该市共计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1466余万元,全数上缴财政专户。对节约用水的单位,按照节水法规的规定,允许其按节约水费的一定比例提奖。用节奖超罚实施节水工作的有效管理。二是技术推广。该市在贯彻建设部103号令上做了大量工作。举办节水器具标准、使用知识培训班,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对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严格实行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加强对节水型器具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10年来,成都市节水管理部门已向全市推广应用节水器具16万件(套)。三是经济调控。推进水价改革,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逐步调整水价,提高用水单位和群众爱惜水的意识。该市通过逐步提高水价,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抑制了用水量增长过快,出现了经济高增长、而取水量低增长的好势头。2007年相对于2003年,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14%%,而自来水用水量只增加了12%%;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反而下降了38%。
同步发展,区县全面节水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全域成都、城乡统筹、水务一体的要求,该市节水工作正在努力向中心城区以外拓展,全市中心城区的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全域成都的理念,依托城乡水务一体化,把城市节水的管理经验、工作做法以及有效政策向各郊区(市)县进行拓展和延伸,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成都市节水办经常组织城市节水管理的技术骨干深入各郊区(市)县开展节水调研,宣讲节水条例、交流节水管理经验、讲授节水技术运用、开展水平衡测试和指导节水型企业的创建,尽快提升各郊区(市)县的节水管理工作水平,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郫县、双流、温江、彭州等区(市)县已陆续实施了有效的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和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区内58个大中型企业(单位)被四川省命名为节水企业。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四区以节水型城市复查为契机,强化节水管理工作力度,完善节水管理工作措施,节水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节水管理的各项指标和内容全部符合节水型城市复查的标准和要求,确保了全市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