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河南: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贯通 多原因致水价待定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3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浏览次数:306
  核/心/提/示
  自古以来,长江和黄河各自奔流不息,互不相犯。昨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的贯通,在黄河下30多米,一条长达4.25公里的隧洞打通,这意味着,2014年,长江水可以通过隧洞从黄河下面流过,给京津等缺水地区供应长江水。
  今年西南的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让不少人开始质疑,南方也缺水,如何保证给北方顺利调水?2014年调水后,将对我省水价有何影响?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穿黄工程
  黄河下35米将流长江水
  昨日上午10时30分,伴随着“穿越号”盾构机的轰鸣声,在荥阳市王村镇穿黄工程南岸隧洞进口平台,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全线贯通。
  “成功了!”伴随着工人们的欢呼声,经过720个日夜、4250米的穿行、掘进,顺利到达穿黄隧洞进水口。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穿黄工程是最具技术难度的控制性项目,隧洞共2条,每条长4250米,其中过黄河段3450米,邙山隧洞段长800米,在黄河底部最大埋深35米,最小埋深23米。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在昨日贯通仪式上,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南直管建管部部长高必华汇报称,中线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投资较大、施工难度最高、立交规模最大的控制性项目,同时也是当前国内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
  昨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中国中铁隧道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郭大焕等出席了贯通仪式。
  76.6米超深竖井深度为全国之最
  穿黄工程被誉为“高、精、尖、难、险”工程的化身,被称为“咽喉工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
  加之黄河“喜怒无常”的个性,自2005年9月27日开工以来,穿黄工程挑战了诸多施工技术难题。特别是由于隧洞穿越饱和含水地层,一旦出现开裂,高压水将会汹涌而入,给施工人员带来灭顶之灾。
  尽管工程已经过反复论证,但经过千年沉淀的黄河河底还有很多无法预知的情况,在掘进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孤石、古树,还会遇到沉沙层、半沙半土层、淤泥层等各种地质情况,环境十分复杂。
  “这是我们在掘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中铁隧道集团、葛洲坝集团联合项目部副经理蔡辉介绍说,盾构机上安装了超声波探测仪,以加强施工中的超前预报工作,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此外,还设置了破碎设备,当遇到孤石、古树时,将其破碎成小于16厘米的渣块,顺泥浆管排出。
  在挖掘竖井的施工过程中,攻克了76.6米超深地下连续墙,解决了55米超深地基加固等技术难题,据介绍,开挖76.6米的竖井,无论是大小还是深度,都属国内第一。
  隧洞可抗7级以上地震
  在盾构机即将穿破隧洞的刹那,穿黄工程项目总工程师符志远在隧洞前拍了一张照片,他说要永远留住这个时间,为了推进这一工程建设,他和工人们一忙就是8年。
  南水北调看中线,中线工程看穿黄。开凿两个隧洞,施工难度非常大。黄河是一条喜怒无常的大河,在河床下面打通隧洞,将如何保证其安全性?“这些顾虑完全可以打消。”符志远说,该隧洞可抗7级以上地震,使用最先进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直径达9米。为保证已经开挖的隧洞不发生渗水、坍塌,盾构机每前进一会儿,就要停下来“喘口气”,此时,也是施工人员最忙的时候,他们要给挖好的隧洞安装钢筋混凝土管片,再进行加固、灌缝等操作。
  总干渠工程
  我省进展:
  近半数渠段已开工
  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在河南境内长731公里,途经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的34个县(市、区)。目前,中线工程在我省开工情况如何?
  昨日,记者从省南水北调办公室拿到的最新开工消息显示:目前,在建项目有穿漳工程、安阳段、汤阴段、鹤壁段、新乡卫辉段、潞王坟试验段、辉县段、石门河倒虹吸工程、焦作2段、焦作1段、温博段、沁河倒虹吸工程、穿黄工程、郑州2段、潮河段、北汝河倒虹吸工程、沙河渡槽工程和南阳试验段共18个设计单元工程,已开工渠段总长340.7公里。
  长江水从我省过,明渠易修,暗渠难造,而遇到河流都要挖隧洞而过,一共要穿越34条河。目前,34座河渠交叉建筑物已开工建设33座,正在进行管身段混凝土浇筑。穿黄工程南北岸渠道开挖、填筑大部分已完成,正在进行渠道混凝土衬砌,上、下游隧洞累计完成盾构掘进7824米。
  此外,郑州2段全部4座河渠交叉建筑物和渠道土石方开挖全面展开;潮河段工程监理及施工单位刚进场,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沙河渡槽和北汝河倒虹吸工程办公及生活用房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均已开工。
  关注调水
  西南大旱影响调水吗?
  不会,西南不是源头
  今年,西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这是否会对南水北调工程造成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的调水源头在陕西和湖北,因为西南不是源头,对南水北调影响不大。”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综合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自然都有一个周期性变化,今年的西南大旱比较特殊,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与整个气候情况有关。”
  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野也表示,南水北调从其工程设计、论证起,就着眼于长远,充分考虑了整个水资源的配置。就长江而言,每年从长江口流出的水量达9000多亿立方米,而南水北调三线调水量不超过45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不超过长江水量的5%,因此从多年水量上来讲,旱情不影响调水,也没有长江上游无水可调的担忧。从长远来看,南水北调还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他说,“至少目前我们没有这个担忧”。
  水价每吨10元?
  没这回事!
  穿过黄河,越过半个中国,长江水千里迢迢来到北方,成本能低得了吗?在网上曾热传水价将达每吨8-10元,不少网友高呼,这还是源头水价,如果再加上自来水公司的中间加价,到了老百姓这一关,昂贵的价格谁能用得起呀?
  昨日,省南水北调办透露,水源价每吨8-10元还没有依据,因为南水北调水价由国家来制定,目前,还未经过论证和综合考虑,网上热传的水价只是谣传。“南水北调用水抵达最终用户的水价,之所以一直未确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主体工程成本尚未确定。而主体工程成本受到动态投资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的影响,一直未予确定。”
  “目前,在总体规划中分析了工程投资、水价构成以及社会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现阶段国家和地方能够共同承受工程对投资的要求,工程的水价在居民和城市工业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对于水源定价,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表示,南水北调成功后,受水地区的水价将由三部分组成。
  水价由三部分组成
  1.干线水价,也就是受水地区从引水干线取水的价格,各地调水成本有高有低,干线水价也不尽相同。
  2.支线水价,支线水价要考虑到地方投资的情况,各地差异很大。
  3.长距离调来的水肯定比当地水要贵。所以,受水地区的水价将由两部分水源的价格平均产生。
  此外,由于各地情况复杂,现在很难估算受水地区的最终水价。“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受水地区的水价会比现在执行的水价要高。”张基尧说。
  穿黄大事记
  2005年9月27日,中线穿黄工程开工建设。
  2005年12月,建成两座竖井,为盾构机始发掘进奠定基础。
  2007年7月8日,穿黄工程隧洞盾构机掘进始发。
  2009年12月22日,完成了3450米的过河段掘进,安全到达南岸竖井。在南岸竖井经过短暂的检修,向800米的邙山隧洞发起最后冲刺。
  2010年6月22日,顺利到达黄河南岸隧洞进水口。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