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哈尔滨水价听证会闹出“怒砸矿泉水瓶”事件。据媒体报道,退休教师刘天晓坚决反对涨价,但却得不到发言的机会,情急之下,他朝大会主持人扔了矿泉水瓶。此外,媒体调查认为,一名退休职工代表实际上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12月16日,北京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举行,听证会的焦点不在于涨不涨价,而是涨价方式是“一年到位”还是“分三年逐步调整”。
●12月18日,济南市召开水价听证会。媒体报道听证代表名单不乏处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等中高收入阶层,而对价格调整最为敏感的下岗职工、特困家庭人员、低保边缘户等低收入群体无一代表参加。
●12月31日,福州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举行前夕,关于听证会参加人身份的问题再次遭到质疑。22日,福建省消委会认为此次水价调整听证消费者代表推选程序违法。(本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