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0月16日讯(记者 王黎婧) 水表坏了2个月,用水多于平日里的3倍,住户只愿承担平日里平均用水量的费用,水业集团却说必须按照水表的快慢多退少补。
坏水表产生的费用,到底由谁来承担呢?
水表坏了水费谁来担?
今年9月1日,朝晖二区的保安何师傅如往常一样,挨家挨户抄水表。当他抄到30幢4单元202室应女士家的自来水表时却傻了眼,“哇,小应啊,你们这个夏天用水毛厉害了,2个月用了平时的3倍多嘛。”
应女士吃惊地发现,一共用了74吨水。
应女士说,自己使用一户一表近6年,平时2个月用水基本都在20吨左右,即便是夏天用水偏高,顶多也是25、26吨左右。最高记录是30吨,还是在家里抽水马桶坏了、天天滴滴答答漏水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次有点离谱。”
检测结果:水表快了16.9%
应女士当即叫了物业公司来检查,却未查出任何漏水问题。
难道是水表坏了?几天后,应女士拨打了杭水热线要求验表。热线工作人员告知其,先把水费上缴后,才能到营业厅申请验表。
9月7日,应女士到银行缴纳了74吨水量的费用总计137元,提交了申请验表单。
17日,杭州市水表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显示,水表确实出现了故障,快了16.9%。
针对这个情况,杭州市水业集团城北公司向应女士提出,按照城市供用水规定,水表如果出现故障,依据水表的快慢速度实行相应的多退少补,也就是按照水表快了16.9%来计算,应女士需要支付64吨水费,因而水业集团可退还其13吨水量的费用。
对此,应女士表示无法接受。“水表坏了,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要我承担这笔费用呢?”
她向水业集团提出,按照自己历史最高纪录来算,顶多是30吨。“这已经是让步了,2个月怎么可能用到60多吨,还要我白白为坏水表买单。”应女士认为,水业集团所说的规定只是一个霸王条款,她无法理解退还13吨水费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水业集团:这是全国行业规定
今天下午,记者来到杭州市水业集团城北公司,找到负责一户一表的陈科长。
陈科长翻出一本厚厚的城镇供水书,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公式:Q=M÷1X%-M。(其中Q:应退或补的水量,M:原水量总和,X:快慢百分百)。
陈科长说,按照全国水业规定,水表如果出现故障,根据检测结果按其快慢率百分比向用户办理退补水费手续。13吨,就是根据上面这个公式计算所得,这是行业规定。
虽然很不情愿,但应女士还是接受了这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