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就直排入江的尾水,现在可以拿来“回收利用”啦!昨日(9月9日),全国首个利用尾水发电的项目,在南岸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正式投用,发电用于处理厂自用,每年可节约近电费500万元,5年即可收回成本。加上节约的水费,每年可节约经费近700万元。
此外,尾水用于生产(如冷却降温)、绿化,每年还可以节约水费200万元。
利用天然落差发电
据了解,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江的水称为尾水。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西南地区目前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80万吨。
市排水公司总经理赖生平介绍,由于防洪等原因,污水处理厂所处位置与江平面都有一定落差。而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排水的最高落差可达27米。水流从这样一个高度流下,产生的动力可带动发电机的扇叶转动,进行发电。
“市水务集团利用该厂污水处理量大、落差大这一特点,投资2400多万元,建设了装机容量为1600千瓦的发电机组。”赖生平说,该项目于2008年开工建设,昨日正式投用。
污水达标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用于生产水泥及园林绿化,排放的部分尾水将用于厂区绿化、生产等使用;尾水又用来发电,电站发的电返回来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生产。
每年节约经费近700万
这个发电项目到底能节约多少钱?赖生平仔细算了一笔账。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排水量比较稳定,所以这台1600千瓦的机组,每年的发电时间可达6411小时,年平均发电量1025.8万度,约占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全年全部用电的15%。“按每度电价0.5元计算,可给污水处理厂每年节约512.9万元,5年不到就能收回成本。”赖生平说。另外,该厂利用部分尾水用于厂区绿化、生产,每年还可以节约水费近200万元。根据计划,该集团在主城的30个污水处理厂将在5年内完成发电项目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