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甘肃视窗兰州5月14日讯 据《酒泉日报》报道:目前,敦煌市已完成温室、棉花、葡萄、生态滴灌为主的节水滴灌工程4.8万亩;以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敦煌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建设,开工建设了核心区2077亩节水示范工程。这是敦煌市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敦煌是酒泉市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县市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特别是水利部将敦煌市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市以来,敦煌市以推广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以合理开采地下水为关键,点上示范、面上推广、整体推进,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
敦煌市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公众参与、水权流转、城乡一体”的要求,指导建立了3个节水示范乡镇和56个农民用水协会,推行了定额灌溉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节水的积极性。稳步推进水价改革,提高了农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开征了农业灌溉地下水水资源费,城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较大幅度提高了洗浴、洗车等特殊行业用水价格,并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予以落实,确保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
敦煌市狠抓农业节水,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部门帮扶等措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市以葡萄为主的林果面积累计达到6.5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达到9469亩。在全市严格落实“三禁”政策,通过严格的督查落实,基本杜绝了乱打井、乱开荒、无序移民行为。加强机井取水计量设施管理,安装农村机井智能水表1400套。
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该市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扎实推进以封滩育林、封滩围栏禁牧、“三北防护林”四期、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等重点的绿洲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两年完成“三北”工程人工造林4.75万亩,义务植树131.6万株,封育保护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66.9万亩。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配备了专用设备,两年来成功实施人工降水6次,累计降水137.4毫米,有效缓解了该市的阶段性旱情。
由于措施得力,敦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农业灌溉用水亩均用水量由510立方米下降到481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了56.4 %。(妥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