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来,关于上海水价的调整问题,见仁见智,各方都有不同的意见。目前看来上海水价上调看来已经肯定,究竟调多少、怎么调,不久前有关部门开了听证会,听了各方代表的意见,而社会上对此也议论纷纷。这毕竟事关市民的日常的切身利益。
提高水价保护水资源
提高水价保护水资源
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看,上海作为缺水型城市,调整水价无可厚非。但是水价是否非涨不可,或者说需要大幅调整呢?在笔者看来,面对亏损,供水企业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内部挖掘潜力,而不是想着涨价转嫁矛盾。众所周知,城市供水企业属于具有天然垄断属性的公共服务行业,带有一定的公共性,其首要目标并非赢利,不能简单地以市场眼光来衡量水产品的价格,还应为消费者算细账,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让公共产品价格与普通消费者收入接轨。何况,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还原公共产品公益本质,正在成为政府与社会的共识,经济大环境也不景气,供水企业嚷嚷涨价显得不合时宜。
法规修订促水价上涨
根据《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上海市在2008年度自来水售水总量为24.2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7.9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6.30亿立方米,考虑到《统计公报》没有进一步详明“生活用水”的分类,因此也就不明了本次调价的“居民用水”占比多少,不过人们大致可推断出两个结论:其一、本次上调居民水价,着重于适当分摊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压力,以及消化供排水的直接成本压力;其二、理论上讲,居民水价可作为节约用水的价格杠杆使用,但从居民生活用水占城市水资源消耗的实际比例计,可能节水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这正是“东早社评”多年间多次呼请下决心推进综合水改的现实考量。
水价改革方法细则
在充分肯定水价改革总体方向的同时,与会者也对进一步完善本市水价调整方案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价格调整后,供排水经营企业要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安全供水保障能力,尤其要重视提高水质,让广大老百姓能喝上更干净的水。
二是推进水价改革应该循序渐进,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建议分步实施,逐步调整到位。
三是多数与会者主张实施单一制水价方案,认为单一制方案操作性强,也比较公平。也有部分与会者赞成阶梯式水价方案,认为阶梯式水价更能体现价格杠杆的作用,符合鼓励节约用水、抑制奢侈浪费的导向,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实施,但每户的消费量基数应当适当放宽、合理界定。
四是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供排水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供排水企业成本收入的透明度,确保调价收入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同时,要落实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的保障措施,确保这部分群体基本生活不受价格调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