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黄河边的“水表革命”!农业节水,看我的家乡!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0  来源:数智计量微讯  浏览次数:18

我是宁夏人,从小在吴忠长大。虽然父母是当年响应国家号召大学毕业后支边的南方人,但我大学前的岁月都是在家乡度过的。即使毕业这么多年,早在北京成家立业,但一年总要回去4、5次的。
我的家就在利通区,看到家乡的新闻总是倍感亲切,何况这一次和“水表”有关!
近年来,利通区累计投资1.2亿元,实施现代化灌区量测水设施改造项目,建设渠道测控一体化计量设施900多套,同时引入社会资本,组建乡镇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14个,采用“水务局+项目公司+合作社”的管理机制,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如今的利通区,现代化灌区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1万亩,年均节水3100万立方米,节余水量向高产出、高效益流动。
 
虽然此水表非彼“水表”,但谁又能说这不是用水计量呢?
6月20日清晨6点,62岁的贝永强沿着汉渠岸边开始巡渠。在4号斗渠口一座太阳能供电的闸门前,他打开控制箱,在控制面板上操作打开闸门,水流欢快地奔向附近郭桥村5-9队千亩供港蔬菜基地。“这是我根据需求昨天专门为郭桥村5至9队和邻村共1000亩供港蔬菜申请的喷灌用水。”他说,通过对智能闸门的控制,能精准计量灌溉用水量
 
高闸镇高效节灌区
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郭桥村村民贝永强,是高闸镇民鑫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水管员,也是利通区用水权改革的见证者。他负责高闸镇4号斗渠3公里长的一段以及15条支渠、5个截止闸和120条毛渠的灌溉管理,涉及灌溉面积3200亩。在他看来,用水权改革最大的好处是杜绝水资源浪费,同时让老百姓在灌溉时更能“明明白白消费”。
640 (1) 
测控一体化闸门
近年来,利通区深入推进“四水四定”试点县示范工作,在灌区安装的测控一体化闸门及配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像给每块农田装了“水表”,打通水利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合作社理事长梅南薇的话印证了这一变化:“我们把用水权像土地证一样确权到户,每户每年能用多少水,闸口一开就能精准计量。”
“过去一到浇水的时候,乡亲们就全家昼夜上阵,守渠口放水。”种植了200多亩玉米的朱渠村村民马学兵说,用水权改革让浇水这事变轻松,还有了“明白账”:“有多少地,该用多少水,实用多少水,通过精准输送和计量,既保障生产也不浪费水。过去大水漫灌每年亩均用水量达500多立方米,现在有了测控一体化闸门和高效节灌技术,亩均用水量只有250立方米,水费也从每亩85元降到63元,农民真切感受到节水红利。”
 
利通区总灌溉面积66万亩,确权农业灌溉面积59万亩,颁发农业水权证130个,工业企业确权68家。用水权不仅确权到户,还在交易平台“活”了起来,累计完成用水权收储交易43笔,交易水量4435万立方米,交易金额达4.69亿元。累计发放节水奖励资金611.95万元。
今年4月27日,宁夏水发利通现代农业供水有限公司与吴忠市太阳山正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一笔引人注目的用水权交易。此次交易中,800万立方米用水权从农业领域“流向”工业领域,在未来10年将为30家企业的生产用水提供保障。
在吴忠太阳山开发区,工业用水情况面临巨大挑战。截至2024年底,园区内76家用水企业中,30家企业的43个在建及新建项目完成水资源论证后,近1000万立方米未落实长期用水权指标。此前园区无工业用水配额指标,企业只能依赖短期水权交易,用水不稳定,成本还高,水权交易水资源占用费最高达每立方米2元,园区企业迫切需要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供应,以保障企业长足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宁夏农业节水改造挖掘出的潜力与工业旺盛的用水需求实现了“双向奔赴”。吴忠太阳山开发区管委会结合42个大型项目用水需求,专门授权委托吴忠市太阳山正阳投资发展公司,与宁夏水发集团利通公司开展水权集中交易。转让方与受让方借助宁夏用水权确权交易管理系统和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用水权交易系统,经过利通区水务局、吴忠市水务局、自治区水利厅的逐级核准、审批和公示后,最终成功签约。
根据转让合同,本次交易遵循国家和自治区现行水权交易规范,将农业节水工程节约的800万立方米黄河水指标,以每立方米1元的价格转让给太阳山开发区工业项目,交易总金额8000万元,期限为10年。交易收益按照7:2:1的比例分配给项目建设方、合作社和用水户。
此次交易是“合同节水 + 水权交易”创新模式的成功范例,买方集中购买水再分配给企业,降低了企业分散买水的成本;卖方通过出让农业节水后的水资源获得收益;政府也有力推动了节水工作,为模式成功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改革红利由参与各方共享,实现了改革的“帕累托最优”。
 
升级节水器具是合同节水管理的一环。利通区引入宁夏水发集团有限公司、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市场主体组建项目公司参与灌区建设与管理,并对灌区水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截至目前,利通区超30万亩的土地已披上高效节灌的“新战甲”,900余套智能化测控一体化计量设施如同“智慧哨兵”,精准监测每一滴水的流向。
“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应用,使灌溉更加便捷高效,节省了农民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农业生产活动中。”宁夏水发利通现代农业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焱介绍,先进的灌溉技术实现了精准用水、精准控水,避免了因灌溉不及时或过度灌溉导致的作物生长不良、病虫害滋生等问题,提高了产量。
2023年建成的现代化灌区信息中心,堪称利通区节水智慧“大脑”。该区所有水源、水厂、泵站、调蓄池、用户表井等情况,全部在屏幕上显示。数据区实时上传的水量、流速、用户数据精准可视。操作台前,工作人员一键完成调水、计费、监测。
 
2024年,灌区年均节水达3100万立方米,高效节灌率提升至48%,节余水资源正向高效产业流动。同时,利通区通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四项机制”为抓手,将农业用水精准确权到105个行政村、分解到204个计量单元,将末级渠系水价调整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破解了权属不清、用水粗放等问题。
从“水从门前过,不放就是错”到“节水有我成风尚”,利通区用一套完整的用水权管理体系,重塑灌区的用水秩序。近日,该区用水权改革的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用水权改革“样本库”。
如果您有兴趣学习参观、借鉴探讨利通区农村节水的经验,盛夏时节,欢迎来宁夏!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