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以疏勒河流域水权和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张掖市水预算管理试点为突破口,持续探索用水权改革新路径。”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崔亮说,今年,甘肃聚焦“完善制度+开展试点”,制定了16项用水权改革重点任务,部署启动全省用水权改革分类试点工作,围绕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点流域区域开展改革攻坚。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驱动下,甘肃用水权交易市场日趋活跃。去年,全省用水权交易成交超900单,灌溉用水户用水权交易水量居全国前列。通过用水权交易、利用非常规水源等方式,协调解决省列重大项目6800万立方米用水指标,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水资源保障。
河北省是全国较早开展水权确权的省份,2014年印发《河北省水权确权登记办法》,此后不断完善改革制度,逐步拓宽交易市场,让节水户能出售结余水量,缺水户可购买用水指标,激活水资源市场新动能。
河北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河北全省累计开展用水权交易1632单,交易金额6377.13万元,3亿多立方米水资源“流动”起来。
改革激活发展动能
用水权交易带来了发展机遇。各地积极探索用水权收储、水权贷等价值实现方式,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变。
今年3月,甘肃张掖市民乐县园区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取水权,获得了兰州银行张掖分行500万元贷款,标志着甘肃省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落地。
“我们是民乐工业园区供排水保障主体,公司属于轻资产运营,缺乏传统抵押物,融资之路并不顺畅。”民乐县园区水务公司总经理姚天银介绍,今年3月14日,公司提出以名下3个取水许可证为质押,通过“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提交了融资申请。
作为甘肃省内重要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智能匹配兰州银行张掖分行绿色金融产品库,第一时间将申请推送至银行端。通过平台收集的企业取水许可、用水数据以及经营信用情况等多维信息,兰州银行联合水利主管部门、融资需求企业构建起“政银企”协同机制,并开通绿色通道,一周内便为企业办理了取水权质押贷款。
石家庄市元氏县东张乡苗庄村村民刘树芬尝到了用水权改革的甜头。去年,刘树芬一家通过节水灌溉、种植抗旱小麦等措施,节约了3992立方米的农业取水权并成功交易。“我家节省的灌溉用水卖了近400元。”刘树芬说。
刘树芬和其他用水户节约的用水指标恰好解了元氏县源泉供水有限公司的“渴”。利用购入的用水指标,该公司避免超许可取水风险,便于扩大再生产。2024年,元氏县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交易水量128万立方米,交易金额13万元。
目前,河北省通过用水权交易改革,探索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水权流转机制。下一步,河北省将利用用水权交易打通水资源跨行业流转通道,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