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对主城城市规划范围内,使用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计划与定额相结合的计划用水管理。市政公用局相关领导介绍说,此举是从昆明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而制定的一项节约用水的管理措施。
据了解,计划用水管理是根据城市水资源和供水状况、合理用水需求以及结合各行业用水定额,对各非居民计划用水单位编制下达年度月计划用水指标,并按月进行考核,对于超计划用水户,实行累进加价收费。“这样做的目的是以经济手段促使各计划用水单位科学、合理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确定计划用水指标的依据
计划用水指标的编制目的是有利于推动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的开展,因此相关部门在编制计划用水指标时主要依据是以下四方面:一是上一年度滇池流域水资源状况和编制计划年度内供水的形势预测;二是工业生产企业产品用水定额和非工业用水单位用水定额;三是计划用水户节水技术措施和节约用水的管理情况;四是计划用水户近三年来同期实际用水的情况。
据了解,计划用水指标分两次下达,第一次下达上半年(1-6月),第二次下达下半年(7-12月)。上半年用水计划的下达时间为上一年的12月份,下半年用水计划的下达时间为当年的6月份。
节水单位指标可上浮
为鼓励用水户积极采取节水措施,促进节水管理水平的提高,以下节水户会有指标上浮的奖励:一是经市节水管理机构确认,建有“再生水利用设施”,并回用再生水的单位;二是上一年度表彰的“昆明市节水先进单位”;三是近三年来进行过水量平衡测试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单位;四是被评定为“昆明市节水型企业(单位)”,在评定有效期内或评定期满经复验合格的单位;五是已建成并使用节水设施的单位或进行工艺改造,明显提高了重复利用率及循环用水率的工业企业。据了解,上述第(一)项指标的上浮奖励为:上一年度对应月份期间内的再生水月平均回用量的50%,而第二至五项指标上浮不得重复享受,其中第五项条件必须经市节水办验收认可。
在计划用水指标编制、审定完成后,节水办通过媒体发布通告或用“节水信使”短信通知等方法,通知各计划用水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到市节水管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对过期不办理的,视为认可市节水管理机构下达的计划用水指标。
计划用水指标的核减
对于给非居民用水单位下达的计划用水指标,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可以核减。核减情况是:
一水资源紧缺时,在确保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经市政府批准,核减非居民用水单位计划用水指标的限制用水措施。二是对已建成的建设项目,符合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条件,但未按相应规模建设,或者可以使用其它再生水利用设施,但未安装再生水用水管道和使用再生水的产权单位或物业单位,在进行处罚的同时,还要核减其计划用水指标,核减的指标量为该单位的可回用再生水水量。三是工业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未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核减其计划用水指标,核减的幅度根据国家或行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标准,以及该企业的实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来确定。四是对于逾期不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非居民用水单位,除加收滞纳金外,按照当月的超用水量核减次月的计划用水指标。
记者在市政公用局还了解到,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节水机构会对用水指标做一些修正和调整。比如,用水户往年用水量,由于估表或其它原因不能反映实际用量,在核算过程中将参照往年同期或当年近期正常和用水量进行修正。对于学校因寒暑假原因,部分企业(单位)因生产和经营受市场影响导致用水无规律性等原因,在年度总计划量不变的前提下,由用水户提出申请,经核实后可对月计划用水指标进行调整。
特别提醒的是,居民生活用水(以用户实际执行的供水价格为确定标准),实行阶梯式水价,而不执行计划用水管理。
□节水知识
节水型城市
节水型城市指一个城市通过对用水和节水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科学的用水体系,使其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用的水量控制在本地区自然界提供的或者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能达到或可得到的水资源的量的范围内,并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创建节水型城市有助于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城市水资源,提高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水平,使有限的水资源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障城市经济和建设可持续发展。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基础工作是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
企业水平衡测试
企业水平衡是以企业为考察对象的水量平衡,即该企业各用水系统的输入水量之和等于输出水量之和(亦即供用水平衡)。
通过水平衡测试,可达到以下目的:
1、摸清企业用水现状,找出工业用水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2、建立用水档案,健全水表计量,培养一批熟悉本企业用水现状的管理人员。
3、为制定企业工业用水产值或产品供、排水定额标准积累基础数据。
4、进行用水合理化分析,挖掘节水潜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合理用水规划。
昆明水资源利用率过高
目前昆明主城的供水水源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现在使用的城市供水水源点有9处,其中地下水源点3处,地表水源点6处。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73.59亿立方米,用水量占地表径流近30%,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属较高,到2030年用水量将达25亿多立方米,占地表径流量的34.2%。专家指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容易挤占生态水,严重的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河流缺水,甚至断流。
昆明可用水资源总量有限
昆明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2000年水资源的缺口达到1.9亿立方米。目前,地下水源点有海源寺水、白龙潭水、龙泉寺泉水。地面水源点主要以滇池、松华坝水库为主,其它水源点还有宝象河水库、大河水库、沙朗河引水工程、云龙水库,掌鸠河水库明年三月底可以通水。
滇池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9亿多立方米,多年平均湖面蒸发水量4亿多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扣减蒸发量后实有水资源量为5.30亿立方米。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900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5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0,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和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5,属于极度缺水的地区,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地下水超量开采
根据《昆明市城市地下水资源及其保护规划报告》,滇池流域的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2.35亿立方米,但相当部分转化为地表水。松华坝水库以上9个富水块段地下水资源为9371.65万立方米/年,但已全部转化为地表水流入松华坝水库;松华坝水库以下28个富水块段地下水资源量为9181.3万立方米/年,除去泉水的排量,每年剩余7466万立方米。根据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现状地下水已无开发利用的潜力,局部地区地下水已严重超采。
滇池水污染严重
滇池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泊,被誉为“高原明珠”。它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63公里,相应湖面面积为309.5平方公里?,湖容为15.6亿立方米。滇池流域主要分布于6个县区,常住人口330余万人,经济总量约占云南省的25%、占昆明市的80%。目前,滇池是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和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之首。
在滇池流域内,城市生活、生产、农田排水、雨水等均随着各自然河流汇入滇池,造成滇池水质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的严重滞留和积累污染。据昆明市环保局2003年《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评价,滇池外海水质为劣V类水体,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