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县级统管。国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县城乡供水统管单位,推动城乡供水工程统一专业化管理。建立城乡供水安全风险识别管控的动态监测和协同处置机制,实现供水安全问题处置的水务集团、水厂、供水站多级纵向联动和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公安等多部门横向协同的工作系统,提高风险预警问题闭环管理实效。进一步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监测感知体系,制定有效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预演,动态识别城乡供水风险点,有效防范供水安全隐患,确保城乡供水水量保障、水质安全、设施设备和管网运行安全。
二是业务流程重塑,建立感知体系。建立城乡供水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安全风险识别与管控监测感知体系,实现风险隐患的全方位、全链条监测识别。由县水利局牵头,联合大数据局、气象局、卫健局、综合执法局等7个部门协同推进,打通安吉县国源水务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气象监测共享平台、暴雨预报预警管理系统、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等10套溯源系统,形成县域城乡供水数据库。实现pH值、余氯、浑浊度、水量等指标在线监测,目前累计安装监测设备81套,实现县域水质水量监测全覆盖。
三是数字改革引领,强化风险管控。在治理端,构建“一图四场景”(一图:风险管控综合驾驶舱;四场景:预测、预警、预演/预案、风险管控)安吉城乡供水风险管控平台,实现对从宏观到微观、从时间到空间的全流程制水展示和管理。完成城乡供水风险识别与管控系统和综合驾驶舱建设,其中风险识别与管控系统包括水源风险管控、水厂水质监测、旱情监测、强降雨监测等四个模块。运用物联网设备监测和时间序列分析历史数据,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预警,已累计完成应急抢修300余次。在应用上,风险预测预警处置效率大大提升,增强了供水安全隐患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提前发现隐患,在线处置,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应用服务至上,方便广大群众。在服务端,全面入驻“浙里办”的“浙水好喝”服务应用。缴费、信息查询等业务线上办理,为群众提供停复水通知、水质检测报告、供水单位基础数据等信息。利用网络支付技术拓宽水费收缴方式,提高水费收缴率。大力拓宽浙里办、微信、支付宝、银行代扣等在线缴纳水费渠道,目前农村居民线上缴费占比超过85%,实现用户多元化选择、足不出户交水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