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主体,及时安排部署。省水利厅主要领导多次就防汛抗旱工作进行部署,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抗旱和确保农村供水安全工作。印发《关于做好干旱期间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压实各市县农村供水“三个责任”,把守牢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干旱期间农村供水保障的首要目标和工作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防旱抗旱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统筹当前与长远,组织编制《江西省水利防旱抗旱能力提升实施方案》,通过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有效解决我省抗旱短板弱项,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强化“四预”机制,落实预案管理。各市县水利部门通过与气象、水文、农业等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完善抗旱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机制,根据旱情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农村供水应急预案,重点关注“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及农村偏远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情况,聚焦干旱期间水源状况和水厂运行管理,目前全省780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已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各工程供水平稳正常。
加密巡查频次,强化排查整治。为保障干旱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各地结合正在开展的动态监测、城乡供水一体化“三进两促”行动、排查整改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密检查巡查频次,开展农村饮水水质监测,重点排查地势较高、距离偏远和引山泉水为水源的地区和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并按周调度供水状况。截止9月12日,全省77县(区)存在农村饮水受旱情影响,全省累计因旱饮水困难人数17579人,各地已通过管网延伸、新建水源、启用应急水源、拉水送水等方式解决饮水问题。其中,万安县针对排查出的121户饮水困难户问题,采取应急送水和管道延伸的方式,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饮水问题。高安市针对村前镇龙溪村出现的42户饮水困难情况,组织车辆应急送水,同时安排10万元移民资金用于该村组实施打井项目,保障饮水困难群众用水需求。截至目前,已对40余县(区)200余处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进行采样和检测,对于出现的临时饮水困难情况,已采取应急水源临时供水、应急送水等措施进行解决,全面保障我省农村饮水安全。
加强宣传引导,畅通信息渠道。干旱期间各地水利部门和供水单位通过电子屏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居民采取分时段用水、一水多用等方式进行节约用水。同时,公布16701个农村供水服务热线和116个市县农村供水监督举报电话,并定期开展开展抽查。截至7月底,已抽查11个设区市、100个县(区)农村供水监督举报热线,533个农村水厂服务热线,提醒各市县确保监督服务热线畅通,及时回应群众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