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
受持续高温影响
我国南方多地出现旱情
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显示
从今年6月13日开始的区域性高温
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面对旱情
中国安能南昌、重庆、武汉救援基地
主动作为
组建抗旱突击队
彰显央企担当
义务送水解民困
“没想到这次干旱这么严重,这些村民没有水用得多煎熬啊!”
“是啊,我也没想到,我们还是得加把劲,多送点,回去再协调一些给水车。”重庆救援基地队员们在看到村子里干裂的土地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是一个令所有重庆人都忘不了的八月,持续的极端高温,让电于民的限电,形势严峻的旱情,都集中挑战着这座城市。面对这样的考验,中国安能重庆救援基地勇挑重担、迅速行动、多线作战,积极参与抗旱保供水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军转央企的责任担当。

中国安能重庆救援基地给水车
8月12日,根据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调度,中国安能重庆救援基地立即抽调11名指挥员前往11个区县参加抗旱指导工作,并调集救援人员携带10余辆大型给水车,早晚两班倒在巴南、黔江、万州等多个区县,为群众义务送水上门和蓄水池注水。

挨家挨户为村民送水
8月15日,得知潼南区塘坝镇有部分农田干旱开裂,中国安能重庆救援基地立即抽调应急排水车和给水车前往潼南区塘坝镇对农田进行灌溉。中队长张波带领救援队员到达后,来不及休息,立即组织就近寻找水源,调整水泵和水管连接数量,顶着40度以上的天气,迅速接起了30余米的水管,随着应急排水车启动键按下,村民们看着河道里的水向农田里面流,看到救援队员身上湿透的汗水,感激地说道:“多亏了你们,辛苦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来了,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为行动不便的群众送水到家
“哪里有需要,我们的给水车就开到哪里,供水服务就到哪里。”8月16日,巴南区惠民街道七星场村民由于家住在偏远的山上,用水紧张,地势复杂,中国安能重庆救援基地迅速行动前往送水,到达指定地点后,立即往七星场蓄水池连接起了一条40余米的水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救援队员们则肩挑手提为他们送到家中。
“太好了,这可是救命水呀!你们真是辛苦了!”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眼含热泪,向救援队员表达感激之情。
截止8月29日,中国安能重庆救援基地共计抗旱送水2756吨。
打井抗旱显担当
在江西方向, 7月以来,江西省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全省干旱灾害已造成11个区市109个县(市、区,含功能区),全省平均降雨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四成。面对此次极为罕见的旱情,江西省从8月24日10时起将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应急响应。

抗旱现场
受江西省宜春樟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函请,中国安能二局南昌分公司派出先遣组,赶赴旱情较重的樟树市对接任务、现地勘察,并制定出“一班一点、多点展开、机动突击、精准打井”的战法组织抗旱工作。南昌分公司于8月25日派遣22人携带6台专业打井设备,赶赴樟树市义城镇、黄土岗镇、临江镇、经楼镇、张家山街道进行抗旱打井任务。抢险队员不惧烈日,顶着高温,立即组装抢险设备,奋战在抗旱一线。截止29日,南昌分公司救援队员已打井7口,累计深度达1200多米。
“我们将全力配合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持续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努力把干旱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带队参加此次打井抗旱工作的南昌分公司工程救援基地职员王旭震说道。

仪器操作
同时,在江西乐平,南昌分公司驻景德镇备勤分队也成立了一个抗旱小分队,携带大功率排水车,前往乐平市上畈村、镇桥镇抗旱,保障村民农作物灌溉需求。
全力以赴保灌溉
在湖北方向,当前正值再生稻萌发抽穗期,受持续晴热高温无雨天气影响,湖北石首取水抗旱保收形势十分严峻。8月18 日,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抽调骨干力量20人,专业抗旱救灾设备6台套组成抗旱专业队赶赴石首,支援抗旱灌溉工作。

抽水现场
到达石首后,根据当地有关部门部署要求,救援队员分成两个作业分队,分别位于江南高陵镇、久合垸乡和江北新厂镇、横岗镇4个乡镇同时展开作业。
在多日的抗旱作业中,骄阳炙烤、昼夜不断,让救援队员皮肤变得“黑白”分明,他们克服恶劣的环境,将水泵放到水里,由于泵体抽水产生的巨大吸力,泵体左右晃动,严重影响抽水效率,救援队员不得不下水用钢筋铁丝进行固定。

维修设备
设备在高温下持续运转,时常会出现 “罢工”,大大增加了抗旱通过的难度。
“这几天的气温太高了,泵体的不停运转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给装备带来了损伤,运转一段时间,装备的液压就上不去了,我们不得不连夜抢修。”救援人员韦桂余说到。
石首江边一到夜晚蚊虫“横行”,江风经过高温的作用形成了热浪拍打在救援作业人员的身上。维修师傅以及作业人员顶着蚊虫叮咬、光照条件差等不利条件检查装备,随着维修师傅的一句“好了!”水泵又传来的阵阵轰鸣,管道出口的再次恢复喷水。截止8月30日,抽水作业已经持续了13天,抽水80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