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用水”之变——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甘州实践(下)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2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273

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和黑河流域生态治理工作的推进,“植绿”成了甘州区近些年的常态。

种树得用水,项目建设也得用水,而一年能用的黑河水就那么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甘州区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用水方式、用水结构,力争让每一滴水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益,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水到林成

一场小雨过后,在黑河西岸甘州段,一望无际的万亩常青林迎风而立。如同一排排整装待阅的士兵,和远处的巍巍祁连山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太不可思议了,三年前这里还是沟壑纵横、漫天风沙的砂石滩,现在变成我们的后花园了!”甘州区市民詹军说。

黑河西岸甘州段,曾经是采石企业的“福地”。

上世纪90年代,诸多企业进入这里挖砂采石。20多年的无序采挖,致使这里满目疮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9年,甘州区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决定治理这块区域。

采砂区停挖了。然而,曾经的采砂区,春季飞沙走石、夏季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遗留的大量砂石料坑,靠自然能力慢慢恢复生机,至少得几十年。

要想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势在必行。最终,一个万亩常青林高原储备林基地治理规划出台。项目建设黑河流域储备林2.3万亩,栽植苗木274.3万株。

林海茫茫,还需碧水滋养。而全区一年能用的水就那些,多种这么多树,水从哪里来?

之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置换出的大量水资源,让甘州人心里有了底。

甘州区水务局局长赵乾升告诉记者,2019年甘州区实施节水灌溉面积为95.59万亩,节约水资源总量4700万立方米,之后节水量逐年增加。

在万亩常青林腹地,曾经的2个砂石料坑被改造成了“塘坝”,飞鸟嬉戏,波光粼粼。

这个精致的“塘坝”,其实是一个洪水调蓄池,既节约了修复成本又为就近造林提供了灌溉水源。灌溉时,又采取了经济有效的根区导灌模式,既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又节约了水资源。

仅仅三年,昔日的采石场已绿意盎然。眼前的樟子松、油松、青海云杉、爬地柏等针叶类苗木身姿挺拔,甘州区相关负责人骄傲地对记者说,这里已栽植常青苗木储备林2700亩,共储备95万株。

如今,在甘州城西,昔日的戈壁滩上,6万亩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正在建设之中;城北,北郊湿地正在修复治理;远远的祁连山浅山区,栽出了2万亩高原储备林……甘州区现已建成城市生态公园73个,一个个“戈壁变绿洲”的奇迹频频上演。

中水回笼

为了解决水资源匮乏难题,甘州区将眼光投向了中水。

2019年,张掖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将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污水“五水同治”,年处理能力3850万方,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

甘州区充分利用张掖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14万吨污水的有利条件,变废为宝,投资1.38亿元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中水回用率将达到70%以上。

来到位于甘州区人祖山口的元宝枫储备林基地,满滩遍野的幼苗正在发芽吐绿,放眼望去,尤为壮观。

滋养这片林子的,就是污水资源化回用项目一期工程。坐落于储备林附近的2号蓄水池,已注满了经过处理的中水,微风拂过,碧波荡漾。

“因干旱缺水,以前这里几乎寸草不生,生态极度脆弱。2020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规划实施10万亩元宝枫国家储备林项目,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栽成这片林。”张掖市甘州区青绿林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勇介绍说。

春有牡丹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秋有胡杨神韵,冬有狄花飞雪。谁能想到,呈现如此美景的甘州城区北郊湿地恢复治理项目,也是用“污水”造就的。

甘州城区北郊湿地盐碱化程度严重,有4600亩耕地常年无法耕种,逐渐形成了垃圾坑、污水池,严重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为此,2019年,甘州区规划实施北郊湿地恢复治理项目,通过退耕还湿,利用中水形成了一片水系相连、湖塘相通的大水面,打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湿地景观。

甘州区水利工程队队长杨连海告诉记者,甘州区将加大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通过区域再生水利用项目、城区水生态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工业“专供”

对于用水大户的工业,中水利用正中下怀。

不久前,一家位于甘州工业园区的硅铁厂找到杨连海,就中水回用进行了商洽。硅铁厂属于高耗水产业,之前仅靠一眼机井维持厂房建设。但每小时100方的出水量根本满足不了生产需求,项目一再搁置。

污水资源化回用项目的实施,让硅铁厂看到了希望。

相比新的硅铁厂,“老牌企业”张掖电厂已尝到了利用中水的甜头。

这几年,张掖电厂采用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扩容改造新型节水技术,年用中水750万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现在提升到了98.6%,地下水(抽取)由原来的110万方锐减到12万方。2019年,该厂荣获甘肃省节水型企业称号。

在甘州区,一水多用、循环利用,“节水优先”已成了工业企业的共识。赵乾升告诉记者,截至2021年,甘州区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以上,为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减少取水总量的同时,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也日渐明显。据测算,甘州区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已从2017年的50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5.96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8.1%。

“在刚刚闭幕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对粮食安全、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特色高效农业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张掖市委常委、甘州区委书记葛永宏表示,甘州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全面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下功夫抓好粮食作物的种植管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做足“节水”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形成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格局,围绕全省“四抓一打通”,以“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区水资源供给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