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浙江:拥抱数字化 “治水”如何变“智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315
 

中新网嘉兴6月21日电(记者 胡丰盛)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和水环境治理,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中国经济发达省份、东部沿海的浙江,数字化如何让“治水”变“智水”?近日,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留学生尤加(中文名)来到浙江嘉兴,跟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通过《洋主播看浙江》系列策划,以“外国人”视角带领海内外网友深度探究。

尤加是摩洛哥人,2019年9月来到浙江工业大学留学。初到浙江,他就喜欢上了东方这片神奇的水土。“这里有历史非常悠久的中国大运河,河水清澈,还经常看到水鸟飞过。在大运河边上散步,满眼看出去都是绿色的。”

尤加采访刘锐 干儒森  摄

也正因为这份特殊的缘分,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镜头和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是如何改善治理水资源的。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跟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国新闻网浙江分网的联合策划下,担任洋主播的尤加开启了特殊的“治水之旅”。

据了解,《洋主播看浙江》系列策划将在国内外多个平台进行推介,并通过中英法三种语言进行国际传播,力争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浙江。

一个个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玻璃器皿,一台台“滴滴答答”响着不停地检测仪器、一个个在后台不停跳跃的数据……一走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尤加觉得就像进入了纷繁复杂的化学世界。尤加有些好奇,它们是如何在治水中发挥作用的。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起到什么作用?”尤加迫不及待提出问题。

“前方的采样器把水里的样品采上来,用速测的电极就可以检测常见的水质指标,就能看到水质是否有异常。”刘锐告诉尤加,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成为经济大省后,也曾一度“因水而忧”。

为了让“水更清”,过去五年,通过院地合作,刘锐带领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的团队开发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智慧化运维监管技术,形成了平原河网地表水污染成因解析技术,为浙江的“精准治水、科学治污”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随着数字化的展开,农村的污水有了远程的监管,我在电脑上远程就可以看到它的运行状况,并且自动归纳给出统计表,然后给我推送应该优先派人运维的设施。”刘锐说,数字化赋能,让浙江的“治水”变“智水”。现在,她有一个美丽的愿望,就是希望培养出更多“小马良”,用科技创新的画笔,支撑环保的智慧管理和精准施策,把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浙江、嘉兴画得更漂亮。

刘锐告诉尤加,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不一样,环境治理技术和发展程度也不一样,从侧面反映了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

“满满一天的行程,我想我找到了答案!”尤加说,在“智水”过程中,科技创新、数字化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希望两个国家在生态环境上能够开展更多的交流合作,共同呵护蓝色星球。

“这里的人们像呵护眼睛一样保护水资源,我在这里感受到中国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尤加说,自己的家乡摩洛哥和中国一样,都是非常漂亮的国家。这次学习后,他将把浙江的先进治理经验带回家乡,努力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