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兴则百业旺,水利已成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的基础支撑。在“十三五”期间广东全省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863亿元,完成了节水优先、扩建均衡的治水目标。今年《广东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将基本成型,并率先构建智能高效的水利管理体系,全力保障江河安澜秀水长清。
水利是助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的命脉。位于梅州五华县的罗城村是全县水网建设的示范村。过去,这里因水源不稳,不少村民只能到古井中取水。
为了让村民真正实现从“喝上水”到喝上“放心水”的转变。随着去年10月份农村集中供水项目的完成,这里700多户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彻底告别了“看天喝水”的历史。
罗城村只是全省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2019年起,广东启动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本实现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
除了农村水网建设之外,重塑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也是近五年来广东水利发展的重要大事。2021年10月份以来,珠江流域降雨持续偏少,加上咸潮活动频繁,2月13日至19日,水利部启动珠江流域压咸补淡应急补水调度,仅用了5天就有效压制住了珠江口咸潮,确保了城乡居民供水安全。
广东虽然雨量丰沛,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因此,构建“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是破解我省水资源供给问题的“关键一招”。
在2019年5月全线开工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供水,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和战略支撑。位于西江干流的A1标鲤鱼洲泵站是工程输水干线的第一站,经过14个月的施工,目前已完成35%的工程总产值。
目前,广东水资源配置格局持续优化,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今年3月23日发布的《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绘制了“851”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通过32项具体措施,提出了广东省水利高质量发展2025年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推动“851”蓝图落地见效,广东省谋划了总投资8000亿元以上的重大水利项目,其中“十四五”期间完成水利投资4000亿元以上,今年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