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广州市621水务高质量实施路线,即:构筑“四源共济、六网联动、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网、“千涌通百川、三江护安澜”的洪涝安全网、“单元达标、厂网一体、安全高效”污水治理网、“优水入万户、碧水绕村流”的水美乡村网、“健康和谐、水清岸绿”的生态碧道网、“一网统管、协同高效”的智慧水务网的6张水务高质量发展骨干网,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水务现代化治理的2大关键能力,实现建设水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其中,供水保障网是按照“护好本地水、用好外调水、备好非常规水、供好优质水”的总体策略,进一步巩固“三江四源”水网主骨架,全面加强供水系统内外部互联互通,提升供水系统应对咸潮等极端事件的韧性;全力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探索“从水厂到龙头”的优质供水示范区,全面推动广州市供水服务从量到质、从有到优转变。
洪涝安全网是以海绵城市理念引领防洪排涝能力全面提升,不断强化“流域-区域-片区”三级洪涝防御体系,统筹“蓝绿灰管”,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源头管控,加强竖向设计,刚性管控河湖生态空间,综合提升城市水安全韧性。污水治理网是继续按照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的思路,加快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和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形成用户全接管、管网全覆盖、处理全达标的污水治理网络;从重视工程建设向重视管理增效转变,推动污水厂网联调联控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实现污水治理“两转变、两提升”,不断推动广州市水环境“长制久清”。
水美乡村网是立足广州“以城为主,以城带乡”的结构,全面推进水美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服务质量,强化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水务基础。生态碧道网是突出广州特色,构建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三片区多节点的千里生态碧道格局,通过整合低效用地、修复水生态、塑造滨水休憩带等措施,营造更多“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样本和美丽河湖,打造广州靓丽水生态名片,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对美好水环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智慧水务网是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四横三纵”智慧水务顶层架构为引领(“四横”为大感知、大平台、大数据、大应用,“三纵”为强标准、强安全、强运维),到2025年,基本实现高效立体的物联感知、科学有效的模型演算、智能融合的业务应用,管理模式向“智慧水务”升级转型,排水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