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机制
将日常供排水设施巡检作为最直观便捷的安全隐患发现手段,严格落实每日全覆盖巡查制度,组织开展供水设施专项巡查工作,加大对管道井沉降、破路挖掘施工等巡检管护力度;进一步发挥智慧水务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优势,构建片区、部门的多层次巡查保障体系,不断增强隐患的及时发现能力。期间,共巡查供水管线200余公里,发现管道井沉降、井盖错位等各类安全隐患12处,均已落实即查即改。
建立风险等级科学研判机制
以深化供排水管网“三加强”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对违规破坏管线行为的稽查、督促整改力度,针对性开展供排水设施交底和管线标识装置等工作,完善全流程监管机制,切实降低管网百公里破坏率,提升管网运行安全;发挥管网漏损控制系统在检漏修漏、压力管理、管网维护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将全市供排水管网运行现状绘制风险分级图,落实不同风险等级的管控措施,通过对供水管网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实现风险隐患的精准研判。
落实隐患问题即时处置机制
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针对巡查、监测、稽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局部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抢修力量,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对海峰街、建设街、青山路、浦东路等市区主次干道出现的检查井渗漏、阀门失灵及井盖错位等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同时,还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通过高效的应急演练及处置流程培训,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水平,保障全市供排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优化前置服务工作机制
以优化企业用水体验为导向,以提速度、优服务为重点,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通过前置服务、提前施工、开辟绿色通道等具体举措,切实将供水服务形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通过走访企业、公布服务热线、公开邮箱等措施,进一步畅通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将有用水需求企业纳为潜在用户,主动沟通对接,做好通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幅缩减各项行政审批程序,实现企业用水“即报装即通水”。同时还针对企业用水需求建立“水管网”服务机制,为全市用水大户及重点项目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响应速度,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安全供水无小事,下一步工作中,市水务集团将以全市两会精神和威海市十六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为指引,聚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现有供排水保障体系,不断满足全市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