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群众话民生,
讲述我们身边的民生工程,
让我们一同做民生工程实施的见证者。
“安全水”喝出幸福感
我叫曹威威,是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
10月18日,“叮铃铃……”我迅速接起了值班室的电话,
“是自来水管理中心是不?我想投诉个事。”电话里传来一个中年女子的声音。
“您好,我们这里是砀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心,请问您要投诉什么事情?”听到是投诉电话,我立即拿起纸笔,边听边做记录。
“俺家在玄庙镇罗寨村,自从俺家里接通了水厂的自来水后,家里的水不像原来那么滑了,熬的米粥也不如原来井水熬得那么浓稠了,是不是俺家的水有问题?”电话里的女子抱怨道。
听到这里我顿时明白过来这是因为群众还不习惯饮用经过处理后的水造成的误会。
因为我县地势高亢、降雨少、无可利用的地表水源,全县居民饮水均采用中深层地下水。因为特殊的地质结构,全县地下水氟含量超标,且硬度较高。
为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我县实施了饮水型氟超标改水项目建设,对全县规模水厂除氟设备采用膜法除氟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改水后出厂水氟化物含量由改水前的1.4-5.7mg/L下降到0.78-0.88mg/L,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由519—1170mg/L下降到342-420mg/L,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但是经过处理后的水质由于钙、镁离子等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的大幅度降低,所以熬出来的米粥味道相较于井水就会寡淡许多。
我把原因和这位阿姨解释清楚后,阿姨有点半信半疑。为了让她对水质更加放心,我们单位水质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携带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去了这个阿姨家中,现场对色度、浊度、PH值等常规项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我继续向她解释道:“原来咱这吃的地下水,氟还有钙、镁等离子的含量太高,长期饮用可能会造成慢性中毒,轻者会造成氟斑牙,牙齿表面粗糙、容易脱落,再严重还会造成氟骨病,让人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为了农村居民身体健康考虑,政府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规模水厂对水进行处理。您以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习惯了,所以现在总觉得没味。”
“还真是这样,原来家里的烧水壶烧一段时间就有一层厚厚的水垢,但自从换过新的自来水,烧再长时间都不会有碱。今天我们能吃上得‘安全水’都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这是镇为俺老百姓的健康考虑,俺给民生工程点个赞!”阿姨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