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放问题我们来协调,务必赶在9月1日开学前完工,保证顺利开学。”7月5日,烈日当空,在饶平县中山实验学校项目部,饶平县教育局副局长吴少东与项目经理崔天庆商量着应对工程困难的对策。
“目前主体已封顶并完成墙体砌筑,正在同步进行室外内装修及附属工程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89%。”崔天庆告诉记者,由于项目位于老城区,施工场地受限制,没办法多点同时开工。为了克服困难,200多人“白加黑”“5+2”日夜赶工。
饶平县中山实验学校项目是该县解决老城区危旧小学的有力举措,也是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剪影。
近年来,饶平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敏锐捕捉人民需求的变化,并用政策来回应和落地实现。简单回顾饶平近些年的发展过程,教育改革、医疗改革、道路黑底化、城市公园建设……不难看出,饶平的发展思路是“以人为本”。而这背后,是县党委、政府强烈的责任驱动。这种责任,就是积极回应人民重大迫切需求。实施“十大工程”,也表明迈向“十四五”和进入新发展阶段后,饶平面对人民新需求依旧积极回应的决心。
危旧小学搬迁提供优质学位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饶平县将“办实事”与“开新局”融会贯通,结合实际,坚持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探索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难题,全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饶平县把了解群众需求,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3月底,饶平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的批评和意见建议,了解当前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急所盼,传递饶平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诚恳态度,并根据各界意见最终形成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清单。
十大重点民生工程涉及教育、医疗、饮水、交通、出行和环境整治等方方面面,完整照顾到了人的各种需求。它不是解决底线式问题,而是以人为核心,着眼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长久以来,饶平县城小学与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难以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高质量的教育需求,甚至有的无证经营,连入园儿童的安全都无保障。随着饶平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崛起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区域人口也随之增加,高质量教育服务少、镇域人口增加,小学与幼儿园高质量教育需求不足且逐年增长的现状。
饶平县中山实验学校项目。受访单位供图
作为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之首,建设饶平县中山实验学校恰逢其时。该项目是县城区危旧小学搬迁工程的具体落脚点。着眼于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学位,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据介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其中小学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包括综合楼、教学楼、艺体楼、连廊及其它建筑;附属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约3417平方米;门房及其它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区内道路、广场、小学操场及幼儿园室外活动地等设施。
这一年来,饶平县中山实验学校项目施工现场的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当地群众别提有多高兴。张奶奶告诉笔者,孙女在黄冈镇第一小学读书。由于学校场地受限,每到体育课,学校就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只能去周边的祠堂、公园等地活动,不仅费时,还存在安全隐患。想着9月1日孙女就可以去新学校读书,张奶奶脸上堆满了笑容。
让学生和家长开心的事情还不止于此,此次十大重点民生工程还聚焦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问题,推行县城区小学生校园内用餐工程。解决当前全县小学无法满足午餐需求,学生流向社会午托机构就餐的问题,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以饶平师范实验小学为例。此前,该县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在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排查中发现,该校周边一些午托机构无证无照经营或证照不全的情况,并存在诸多的消防安全、食品卫生隐患。为切实解决学生校外午托问题,学校根据实际,克服重重困难。让参加午托的低年级学生都有床位可睡,中高年级学生午托在教室休息,并对午托值日人员重新做了调整,真正保障午托学生安全。为了让学生吃得营养又安全,学校积极与饶平二中实验学校联系、协商,最终由饶平二中实验学校第一、第二食堂与该校食堂共同承担午托学生的午餐。
背街小巷整修改造月底完工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以人民为中心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牢牢扭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着力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背街小巷虽“小”,却承载着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家门口环境整治有序,直接反映一座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和谐宜居程度。主干道整洁如新,而背街小巷环境却不尽如人意。
黄冈镇作为县城镇,老城区改造建设却已停止近20年,巷道路面破损积水、排水排污沟淤积堵塞、杂物堆积导致巷道“断头”、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了回应群众关切,饶平县将黄冈镇旧城区背街小巷整修改造工程纳入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黄冈镇也将背街小巷攻坚提升列入创卫“七大攻坚”之中,全面摸清西门、南门、下市、楚巷、石埕、联光、红光等7个社区背街小巷,预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实施道路硬底化建设、供水管网改造、排污明沟暗格化、“三线”整治等工程,全方位提升老城区背街小巷卫生环境综合水平。
南门社区是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现在所有排污沟全部暗格化,供水管也都全部重新改装。”南门社区党委书记陈进平边走边介绍,项目建设后,全面实现了路面硬底化和沟渠暗格化,彻底改变过去存在的老化、重叠、拉链现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宜行的生活环境。道路铺平了,排污沟渠净化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谈及已经改造完成的道路,社区居民无不拍手称赞。
截至目前,背街小巷整修改造工程进度达85%,预计7月底全部完工,累计完成路面整修223条5.53万平方米,排水排污沟暗格化1.34万米,受益居民超8000户,有力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淡水资源减少、季节性水资源紧缺及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上饶镇、饶洋镇、新丰镇、三饶镇、新塘镇等五镇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解决饶平北部饮水安全问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引韩济饶供水工程、黄冈河碧道建设工程、城乡饮水工程、饶平县第二水厂扩建工程……近年来,饶平县委、县政府在百姓“一杯水”上铆足劲,把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列为头等民生大事,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更多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此次将解决饶北山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列入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饶北之“渴”有望在今年内得到有效解决。
近日,饶平县委、县政府又按下学校食宿升级“快捷键”,规划建设中小学、普通高中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投资约1.3亿元,改造包括钱东中学、饶平五中、华侨中学、建饶中学、饶平四中、凤洲中学、汫洲中学、柘林中学、上饶中学、汤溪学校、新圩中学、浮滨镇中心小学等12所学校,届时将新增约5000个内宿位、4800个就餐位。不仅仅是县城,如今不论是沿海还是北部,学生食宿之忧将有望得到解决。
目前,上饶中学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汤溪学校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计划在今年9月开学前投入使用,其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饶平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
●县城区危旧小学搬迁工程
优化县城小学布局,解决一些学校仍在老旧城区内办学,场地空间极不适合教学的问题。
●推行县城区小学生校园内用餐工程
解决小学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学生午托需求问题。
●解决精神病人住院难工程
进一步提升饶平县严重精神疾病的医疗救治康复服务能力。
●解决县城区交通拥堵工程
完善该片区道路网络,完善城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交通状况。
●解决县城区停车难工程
缓解停车设施不足的问题。
●市民休闲健身提升工程
丰富县城居民的生活,增加城市空间的多样性等。
●“平安出行”工程
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对外交通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解决饶北山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解决饶北五镇水资源分配问题,保障五镇居民用水安全和用水需求。
●推进黄冈河万里碧道建设工程
全面提升河湖综合治理能力,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实施黄冈镇旧城区背街小巷整修改造工程
改造提升老城区背街小巷共217条道路,改善老城区的居住环境和服务功能。
【记者】郑淼鑫 黄敏璇
【通讯员】洪志滨 饶宣
【作者】 郑淼鑫;黄敏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