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山西5个焦化项目被点名。
为什么又是焦化项目?山西焦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路线图如何顺利落地?其中,又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和突破?面对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如何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记者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前往晋中平遥和介休进行了调查采访↓↓↓
今年4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山西。晋中市的介休、平遥、灵石等县(市)5个焦化项目被点名曝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4月下旬,记者来到晋中平遥、介休等地调查采访,一探究竟。
4月22日,在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134万吨/年焦化项目工地,现场很冷清,只有工地一侧的大型展板烘托着这个投资超过30亿元的工程。项目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未批先建,项目已被叫停,眼下他们正在抓紧推进水资源论证和节能评估等工作,违规取水、违法排污等问题已在第一时间做了整改。
4月24日,记者跟随中央环保督察人员赶赴介休市。介休昌盛煤气化公司180万吨/年焦化项目、山西茂胜煤化集团216万吨/年焦化产能置换技改项目此时也已经停工。在现场,督察人员要求留守方做好裸露场地扬尘防控等措施。
晋中介休市昌盛煤气化公司180万吨/年焦化项目未批先建。(资料图片)
5个项目为何被点名
山西省晋中市地处“山西之中”,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历史上有名的榆次何家、太谷陆家、祁县乔家和水家等山西大富都在晋中。晋中市下辖的介休市更是全国闻名的焦炭之乡。
有长板也有短板。晋中水资源一直严重匮乏,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2020年12月,介休市、平遥县由于地下水超载被水利部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再加上地处汾渭平原,是“蓝天保卫战”中的重点区域,晋中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一直比较严峻。
这次督察发现,介休、平遥、灵石等县(市)不顾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上马了一批高耗能、高排放(简称“两高”)的焦化项目。
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134万吨/年焦化项目、介休市昌盛煤气化公司180万吨/年焦化项目、山西茂胜煤化集团216万吨/年焦化产能置换技改项目、山西聚源煤化300万吨/年煤焦化提标升级综合利用改造项目、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210万吨/年焦化项目在未完成水资源论证和节能评估、部分项目未获得环评批复的情况下,从2019年初开始陆续违法开工建设。其中,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210万吨/年焦化项目已于2021年1月部分建成投产。
测算显示,上述5个焦化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比2019年实际新增焦化产能692万吨,每年将新增用水约1200万吨、新增用煤约1000万吨,并会大幅增加主要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给当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防治、地下水超载区治理、碳达峰等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为什么又是焦化项目
一时间,晋中焦化产业又一次跃上风口浪尖。
2016年开始的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工作均指出,山西省一些地方没有摆脱对“煤焦电”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路径的依赖,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放任焦化产能快速扩张。
为此,山西省督察整改方案要求:加强焦化、煤化工等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太原、晋中两市应按照《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对焦化产业全面评估、科学布局,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停止违法焦化项目建设。
晋中是山西的老工业基地,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晋中煤焦冶电四大传统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仍高达72%。
山西平遥峰岩焦化公司年产45万吨焦化项目拆除施工现场。经济日报记者 曹红艳摄
路线图如何顺利落地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再次暗查回访山西太古恒达煤气化有限公司。该公司偷排漏排问题被督察发现后,计划关停的焦炉仍处于装煤焖炉状态。经济日报记者 曹红艳摄
以水定产是“硬杠杠”
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违规从周边村庄抽取地下水。(资料图片)
长按关注,谨防失散!
—END—
◆ 来源: 经济日报(记者曹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