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小故事折射大变化!供水一线工人话用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08  来源:大众报业集团  浏览次数:501
 “现在不仅有自来水、纯净水、矿化水,还有中水、精致中水,新区的用水之路越来越丰富……”庄锐说。

庄锐是工作在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供水一线的一名工人,在他的眼里,从村头的大口井挑水吃,到家中打压水井,再到家家户户安装自来水……几十年里,西海岸新区居民的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从农村长大的庄锐来说,在他的记忆里,村头的一口老井印象最为深刻。“那口坐落在村头的老井,听老人说解放前就有了,那时候我年纪小,只记着当时村里几百户人就靠这眼井吃水,井口直径约有一米左右,井壁都是用石头摞起来的,上面布满了青苔。”

当时,挑水是村民每天的头等大事。村民起得早,纷纷到井边担水,来来回回,一片繁忙,打水声、铁桶与井壁的碰撞声以及人们相互问候的话语,总是传得很远。“我经常被父亲往水缸里倒水的哗哗声唤醒,也经常代替父亲去挑水,这份记忆很甘甜。”说到这,庄锐一脸幸福的模样。

再后来,村里开始使用一种叫做“压井”的水井。“感觉一夜间,这种水井家家户户都有了,很简单也很实用。”他说,只要抬手压动手柄,清澈的水就会汩汩地流淌出来,冰西瓜、冰啤酒、劳累一天的人们站在井池边洗把脸……什么都用压井里的水,那个时候的压水井是某个时代里特有的记忆。

“1975年,胶南县自来水公司成立,我成了一名自来水的职工,一直干到现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但庄锐对胶南城区供水的发展历程却记忆犹新:1976年,第一水厂建成,日处理水能力1万吨;随后第二水厂、第三水厂相继成立,水处理能力也不断提高,直至1987年,城区5万多人口全部用上自来水,年供水量达到884.8万吨。

在当时,对于城区多数市民来说,打开水龙头就有畅通无阻的自来水是件幸福的事,但随着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日益提高,大家对饮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997年,胶南市水质检测中心成立,自那以后人们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后喝上的就是放心干净的自来水了。”庄锐回忆说,自来水的发展很快,2002年又成立了水业服务中心,2003年,成立了胶南市统一水表检定站,供水服务规模不断壮大。

后来,胶南和青岛开发区撤并成立黄岛区后,着力解决吃水难题,供水区域也越来越广,庄锐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家乡那些过去挑水、压水吃的父老乡亲终于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时代在变,市民的生活以及用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后,我们公司整合资源,开始接触中水、精致中水。”庄锐说,再生水又称“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经净化处理,水质改善后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被称为“城市第二水源”,利用多少中水相当于节省多少自来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来,水务公司很早前就开展了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探索,目前已有泥布湾污水处理厂、豆金河中水厂两座中水厂,中水日处理能力5万吨,精致中水设计日供水能力1.5万吨。

更让庄锐惊喜的是,普通中水出水可作为城市杂用水、非接触性景观环境用水,而经过深度处理后的“精致中水”可为热电、部分工业用户提供精致中水水源替代自来水。

如今,居民的用水变化可以用“巨变”来形容。以前洗菜、洗衣用的都是井河水,现在洗菜吃饭用自来水,道路洒扫、绿化可用中水,用水开始量体裁衣;以前大口井的水需要用肩挑,方井中的水需要人工压,现在轻轻一拧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以前脏水就是脏水,只能被废弃,现在有了污水处理工艺,废水再利用,用水进入新时代……

当前,青岛西海岸新区用水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在便捷时代、健康时代之后进入生态时代,一种全新的饮水理念也已进入人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