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治淮70年:年供水能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倍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3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600

      记者23日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获悉,经过70年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供水能力大幅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年供水能力达995亿立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倍。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肖幼表示,70年来,淮河流域逐步形成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淮、江苏省苏北引江为“四纵”,以沿淮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一横”,以水库、水闸等为“多点”的“四纵一横多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网络,年供水能力达995亿立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倍,供水能力大幅提高。

  据肖幼介绍,淮河流域以不足全国3%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大约13.6%的人口,贡献了全国9%的GDP,生产了全国1/6的粮食,有效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淮河流域高效的水资源配置还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重大国家战略提供了充沛的“水动能”。

  此外,70年来,淮河流域建成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抗旱减灾能力,为抵御历次旱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靠已建成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淮河流域各级水利部门科学实施水资源调度,成功战胜多次严重旱灾。2019年,利用沂沭泗水系雨洪资源向洪泽湖及周边地区调水10亿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洪泽湖周边地区抗旱用水压力,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