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两万多处农村集中饮水工程 为我省脱贫攻坚工程提供源头活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9  来源:大河客户端  浏览次数:692

打赢扶贫攻坚战,饮水安全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水利工程如何助力扶贫?10月13日上午,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水利扶贫专场召开,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119处,集中供水人口7600万人,集中供水率达到93%,超额完成了全国“十三五”规划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的目标。

【改变】曾经看到电视里的自来水便羡慕不已 如今利用自来水发展田园、庭院经济

这是一个深山之中深度贫困村脱贫的故事。时至今日,嵩县何村乡东洼村党支部书记赵连岳在提到以前的吃水难问题时,仍然感慨道:“有时候看见电视节目里头水管里流出来的白花花的自来水,俺们都在想,啥时候咱村也能吃上这样的水,那可老是美啊!”

东洼村位于河南省嵩县何村乡南部,当地群众俗称“南大岭”。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172户 704 人(其中贫困户70户278人),群众居住分散且大多分布在山岭之上。赵连岳说,当地“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吃水难、饮水不安全成为制约全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5年以前,我村群众依靠 “坡池坑”和仅有的少量集雨水窖作为饮用水源来解决生活饮用水问题,饮水安全根本无法得到保障。”他回忆说,特别是一遇天气干旱,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被迫到处背水、拉水,被束缚在吃水问题上。在当时,他们是真正体会到了水比油贵的生活滋味。

后来,政府投资70余万元为东洼村建成了饮水安全工程,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使当地老百姓传统的不良卫生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真真正正的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群众长期因用水不便养成的不良卫生习惯改变了,大部分村民在家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好多家还购置了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赵连岳说,村里面的青壮年劳力也从找水、拉水、背水中解脱出来,减少了劳动需求,村里面年轻人都能安心外出务工赚钱,改善自家生活条件,加快脱贫步伐。

如今,村里的居民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妇女老人在家养花、种草、种果,结合发展田园、庭院经济,种植经济林木和生态林。赵连岳说,既美化了农户庭院和村容村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工程】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119处 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百分之百动态达标

“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考核指标之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省水利厅副厅长吕国范说,我省一直把水利脱贫攻坚作为水利工作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截至2020年6月底,我省实现了任务清零、问题清零、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百分之百动态达标的目标。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119处,集中供水人口7600万人,集中供水率达到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超额完成了全国“十三五”规划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的目标,为全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为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的目标,我省提出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百分之百达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源头”到“龙头”的百分之百全过程管理,细化工程运行管护的7个环节、40多项指标。

按照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的原则,组织全省水利系统,逐村、逐户、逐工程排查饮水安全情况,对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贫困人口在国务院扶贫信息系统进行标注,并建立到县到乡到村到户的工作台账,核清问题原因、工程现状,制定解决措施,以月为节点,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逐户销号。

根据介绍,省水利厅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每年安排投资计划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十三五”期间累计向贫困地区安排投资248.89亿元,用于大中型水库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防洪减灾、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