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机械轰鸣,挖机、装载机、翻斗车……工程机械正开足马力赶工期。一条条崭新的水渠,犹如一条长龙盘亘在粮田四周。该工程项目投资90余万元,可以解决全村常住人口89户178人的安全饮水以及满足16000亩耕地的灌溉。“勉圪令村的抗旱饮水工程从今年7月底动工,需要铺设供水管网2200米,建设蓄水窖2座,泵站2座,预计在8月底竣工。工程队正在抓紧施工,尽早让村民享受到这一惠民工程。”该工程项目经理李恩义说。

勉圪令村位于薛家湾镇东部,属于典型的梁峁山区,沟壑纵横,干旱缺水,靠天吃饭。今年,遇到严重旱情,失墒严重,不少庄稼处于绝收的状态。
见到70岁的村民任四小时,老人背着手,站在自家的玉米地里,眼瞅着不足十公分高的玉米秧苗,被周边的野草遮掩着,老人一声叹息。“马上就到了处暑节气,老年人留下的古话,这个时节庄稼还没有出穗,就只能割倒喂牛了,白种了,今年没有一点收成。”他家今年种植了不足15亩的庄稼,春耕时节由于干旱少雨,老人种下10余亩的玉米和土豆。6月底,终于盼来了2场雨水,惜地如命的庄户人,舍不得荒地,任四小又种植了几亩谷子和糜子,但以目前的长势,预计今年收获无望了。“我活了70来年,没见过今年这么干旱的天年,春季购买种子、化肥以及雇人耕种花费了2000多块,今年连这点成本钱也回不来了。”任四小无奈地说。

苹果、海红、杏、李子、葡萄……村民田培应是一个勤劳肯干的庄户人,几年来在房前屋后种植了各类果树500余亩,庭院里还种植着柿子、豆角、黄瓜等蔬菜,打理得井井有条。今年迟迟无有效降水,为了这些果树和蔬菜不被旱死,他可没少操心。“村民平时的吃水都是旱井存储下来的水,庄户只能靠天吃饭,今年天旱,为了种下的果树和菜不被旱死,只能花钱买水浇地。”田培应苦不堪言,今年他花钱买了6车水,一车水是600元,这3600元的水根本达不到苗木的需水要求。
如今,村里终于翘首盼来了自己的上水工程,村民们如获至宝,抽空便到项目施工现场看看。“可是给村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村民吃水解决了,庄稼也不用受旱了。”田培应对村子的上水工程拍手叫好。

勉圪令村即将告别“靠天吃饭”,是旗发改委派驻村子的驻村工作队在积极赋能。“咱们村子立地条件差,同时不具备区位优势,加之严重缺水,所以经济发展缓慢,村民收入偏低。为了改变现状,打破禁锢,我们与村委班子积极向政府以及帮扶单位寻求帮助,今年终于实现了村子的抗旱饮水工程。有了水利工程,不但保障了村民的利益,村集体经济的11栋温室大棚也能实现高效利用,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该村第一书记刘伟说。

此外,在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下,驻村工作队正在与生猪养殖企业对接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同时正在筹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勉圪令村换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