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随施工人员穿过蜿蜒的山路,来到位于嵊州市仙岩镇西鲍村的拦水堰工程。徒步行走已让人觉得非常吃力,而施工人员还需要肩挑50多公斤的施工材料。市水联管道承装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求新林回忆,该拦水堰工程原本没有路,是靠施工人员将荆棘丛劈开后形成的林间小道。而到真正无路可走时,他们就利用现场的木头搭起梯子、建起索道运输材料。

资料图
嵊州市谷来镇吕岙村拦水堰建设工程同样建在深山处,施工人员正在运送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由于地势高,工程采用人、驴分批运输的方式。记者在现场看到,建筑材料的运输过程十分困难,连一包水泥也要分两次运输,且需要耗费45分钟左右,这样下来,比一个普通拦水堰的施工量要多出六七倍。
路途遥远,施工环境艰苦,工人们为赶进度,饿着肚子赶工也是常有的事。吕岙村农饮水达标提标工程班组长骆军告诉记者:“受疫情和梅雨季节的影响,工期滞后,现在我们正增派人手加班加点,争取在6月底完成施工。”
今年是嵊州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为解决偏远乡村饮用水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嵊州市在架设拦水堰解决水源问题的同时,还在各乡镇(街道)建造水厂,拓宽现有的输配水管网,对水资源进行储备净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的专业化管理机制。
嵊州市仙岩镇岩头村目前已完成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看到村民喝上了“放心水”,村党总支书记蒋香旺开心不已:“以前靠喝山水为主,一旦下雨,水就会浑浊,6月夏天有时还会断水,而且山水里大肠杆菌超标,也不利于人体健康,现在好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据了解,嵊州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总投资3.5亿元,将在2020年年底前完工,实现新增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12.2万人,新增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9.78万人,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市水投集团副总经理张刚毅表示,本工程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偏远山村地区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在乡村建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农村饮用水体系,基本实现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同标、同质、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