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启动以来,常山县深化三个责任、三项制度,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全县农村供水工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县农村供水系统快速响应,以战斗状态全力开展农村供水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以最硬核的守护确保全县农村老百姓的水缸子清澈安全。
一是项目建设推进有序。全县22.1万农村人口饮用水达标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已基本完成,计划外35个村任务已完成85%左右,预计6月底前全县农饮水工程将全部完工并实现正常供水。城乡集中供水受益农村人口26.2万,受益人口比例从73%提升至91%;单村供水受益人口2.63万,供水率从27%降至9%,规模化供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是疫情防控落实有力。及时出台农饮水疫情防控“六个一”行动方案,建立健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机制和应急工作机制,对全县供水厂(站)进行多轮安全防疫检测,对农村供水系统56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排查,做好在岗员工防护消毒、体温检测打卡登记等工作;严格执行水处理工艺流程,加大水质监测工作力度,经现场检测,全县运营农村供水厂(站)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为100%。
三是水源保护管理见效。抓住水源地、取水口两个关键部位,加强多部门协作,组织人员力量对全县85个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摸排,发现并整改问题110余处。修编《常山县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出台《常山县水源地保护公约》,充分发挥14支农村饮用水先锋队作用,明确水源地网格化巡查“1对1”责任人,落实水源巡查防护责任。畅通水源污染行为监督举报渠道,设立县级农村饮用水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在媒体上对外公布。
四是水费收缴激励有方。以3年为期限,对全县农村低保户和原集资建设自流水水池农户,拆除或收归作为备用水源设施的,给予每月5吨的用水减免(先征后返);以3年为过渡期,14个乡镇(街道)建管合一后,5年内协助水务公司收费,其中180个行政村落实网格管理,采取“党员联户”方式协助水费收缴。目前全县所有完工通水项目已全面实现水费收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