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你们家水龙头有水不得?”路旁的农家小院内,一位村妇刚从山上背猪菜回来。水务集团威宁公司员工、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第一工作队队员马玉杰一边拧开龙头,一边询问。
“有水的啊,前段时间我还去交了水费呢。”看到陌生人到来,这位村妇显然有些紧张。
“不是那意思,老乡,我们只是来调查了解下你们家自来水正常不。如果经常停水,我们要派人来帮助解决的。”马玉杰赶紧解释以消除村民误会。
“这个组去年从水务局拿到项目资金后,我们在山脚下修了个泵房,将山泉水引到各家各户,解决村民们的用水问题。”一旁陪同的干河村支书李建聪说道。
据了解,水井组西面坡脚下有口井,常年水流不断,但因地理位置落差太大,村民们无力建引水工程,只得每天来回往返40多分钟背水吃,养牛喂马也成问题,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去年9月,村两委帮助水井村设计好供水工程施工图纸,经镇水利站批准后,争取到农饮工程项目资金,终于顺利将泵房及管网一并建起来,从而解决水井组几十户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听取村支书介绍后,马玉杰在表格上认真填写,又就地随机抽查了几户群众用水情况,发现情况属实,这才收起表册,奔赴下一个村寨。而这,仅仅是1个多月来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第一工作队141名队员在威宁自治县39个乡镇600多个贫困村无数个村组开展入户核查同时补短板当中最平常的一幕。
威宁自治县是贵州省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剩余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县平均海拔2200米,日照时间长、降水偏少,喀斯特地貌,水资源严重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是典型的工程型缺水地区。多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历史欠账多,无论是集中供水还是分散供水,在水质、水量方面对照饮水安全的政策和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脱贫攻坚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夺取全胜在此一举。今年3月15日,省水利厅下发加强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工作通知后,在省水利厅和省水投集团公司的统筹调度下,水务集团威宁公司以及驰援威宁公司的水务集团10多个兄弟公司、县水务局、乡镇以及水管站等骨干力量迅速组建成一支141人的督战队伍驻扎一线,发誓要坚决啃下威宁这块最后的硬骨头,坚决攻克最后的饮水困难,共赴一场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大会战,确保威宁34万贫困群众饮水安全。
面对威宁县天然缺水和历史欠账等主客观因素带来的挑战,督战队员们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翻高山、爬陡坡,仔细开展入户摸排,对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整改清单”,紧盯“行动方案”,走村串户、明查暗访,不折不扣执行“真督实战”的要求,敢于发现问题、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真正做到督战全覆盖,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在“督”的工作中,截至发稿,在省水利厅通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中,第一工作队第一阶段综合整改率达99.8%,在全省17支队伍中位列第2。在第二阶段工作队新发现的问题当中,季节性缺水工程整改率达90%,农村饮水安全短板问题整改率达100%。在“战”的工作中,截止3月31日,在水投水务集团实施的脱贫攻坚城乡供水巩固提升工程中,盐仓镇、板底乡、新发乡、石门乡四个乡镇实现全面通水。龙街集镇、五里岗片区、炉山镇实现了部分通水。明日,黑石头镇、金斗镇、龙街镇、云贵乡等11个乡镇将实现通水,解决集镇群众吃望天水、高价买水的历史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