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农用井是不用交水费的。”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京郊的农业用水都是地下水,持续干旱加上超采地下水,导致当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按照“农业用新水负增长”的硬约束,农业要量水发展。因此,从2014年开始,本市启动了最早一批农业水价改革,房山、顺义、通州部分村镇成为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京郊其他地区的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仍需加强。
2020年,市水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了《北京市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2020年行动方案》,指导各区开展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工作,培养农村居民节水、惜水意识,转变用水习惯,提升农村生活用水的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根据“行动方案”,本市将分阶段推进农村供水定价和计量收费工作,2020年4月底前,将对千人以下供水工程全面定价;2020年年底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收费处数达95%以上,收费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