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吴兴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年度考核进入全省前十名,成功入围省级奖补第一批15个激励县区名单。
在做法上,吴兴区按照“能延则延”的原则,最大程度延伸城市供水管网,无论是高海拔的山区村,还是低海拔的平原村,一律坚持“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原则,一根管子通到底。取消原有11个单村水站,通过新建管网660公里、改造管网150公里,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
埭溪镇盛家坞村村民江斌安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村里喝的都是山塘里的水,水质很不稳定,一到下雨天,就很浑浊,干旱的时候还会断水,现在通了水,我们也能跟城里一样喝到放心水了。”
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难题。“少部分老年群众不接受自来水有余氯气味,不愿通水,或是因为生活节俭,不认同有偿用水的方式。”吴兴区水利局副局长方立鑫介绍道,“为照顾这部分群众的用水习惯,我们因地制宜,研究谋划了‘两个龙头’的吴兴模式,在确保自来水接管入户,保障饮水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在户外保留一个天然水龙头作为群众洗菜、浇花等生产生活用水。”
与此同时,考虑到农户屋内原有水管老旧或安装质量不高等隐患,吴兴区通过在自来水水表后端安装减压阀,将自来水压力由常规的8公斤降低到4公斤,既能保障农户日常用水,又降低了爆管的风险。同时,所有水表均采用智能远程水表,可实现水压力的实时监控,一旦超过正常用水压力便立即向远程终端发送预警信号,确保用水安全。
此外,由于山区人口分散,供水距离远,夜间用水量小且不集中,容易导致管内水体余氯不足、水质劣化。吴兴区为此与上海“威派克”达成合作协议,创新采用先进一体化智能增压设备,该设备的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掌握供水水质,一旦发现水质降低会自动将废水排出,实现水体交换更新,确保引水安全。同时,设备的自动变频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实时用水量调节供水功率,确保供水压力稳定。
“农饮水达标提标行动是一件好事,怎么把好事办好,让各方叫好,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吴兴区水利局局长姚连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