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有一个部门,城市的交通建设发展越快,他们的夜间工作就越多,这就是杭州水务集团的管网建设部门。从道路建设到轨道交通建设,凡是涉及到地下供水水管迁改,均由他们完成。他们也是杭州城市发展、交通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日前,记者来到地铁3号线1~6标(留和路~古翠路)DN1600、DN1000给水管道临时迁改工程施工现场。
19:00
夜幕中进驻给水管道临时迁改工程现场
对于这次施工,很多城西的市民至今还有印象。城西地区一共有29个小区,停水28小时。
停水虽然会给市民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地铁3号线作为杭州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未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所以,停水虽然是在21时开始,但是杭州水务集团几周前便做好了施工方案和送水保障方案,调集20辆送水车,当天晚上杭州水务工程建设公司管网工程部经理张洁和同事们也提早来到了工地上,提前开始做准备了。
本次施工沿着天目山路,从古墩路经留和路一直延伸到五常,全长13.48公里。
其实对于这段天目山路,杭州很多司机都很熟悉。但是对于道路下面的情况,恐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天目山路地下,埋藏着两根对于杭州来说极为重要的给水管。一根管径1米,是往闲林方向的供水管;另一根更粗,达到了1.6米,身材矮小一点的人,都可以在里面正常行走了。
这两根水管,对杭州主城区以及闲林、五常等地区自来水供水来说,非常重要。因而在地铁3号线相关标段施工前,必须先将水管迁改割接,用旁边的临时给水管进行供水。
由于给水管迁改工程的割接一般都要停水,为了减少对百姓用水的影响,割接作业大多在夜间进行。
“这次迁改工程,应该可以算是近年来,杭州规模最大的一次水管迁改项目了,涉及迁改的管道长度约13.5公里,需37个点位同步作业。而以往一次迁改,长度也就两三公里,一个晚上就能完成。”为了保障这次项目顺利实施,张洁和同事们提前两个多小时来到现场做准备。张洁开车沿着整条施工路段走了一遍,每到一处施工点,都要和施工员再次确认具体的施工内容,对时间表,确保抢修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这次28个小时的施工,大致可以分为关闭阀门、水管切割、抽水、清理、新老管对接、新老管冲洗、水质化验、并网通水等多个步骤。整个水务集团各工种有150多人参加施工,所以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各工种之间的协调要顺畅,稍有差池,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举例来说,这次施工沿线,有近30个阀门,所有阀门关闭之后,后续的水管切割才能进行。所以,各个施工点,我们都要交代清楚,确保万无一失。”
20:00
首先要关闭阀门
拧上一个需要1个多小时
离预定停水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施工的第一项工序关闭阀门就已经开始了。张洁来到位于天目山路古墩路口的一处阀门。阀门设置在阀门井内,隐藏在路边的绿化带中。此时,阀门井井盖已经被打开,四五名工人,拿着一根丁字形的工具,一头插进井下1.5米的阀门中,慢慢旋转,关闭阀门。
“转得慢一点,不要急。”站在一旁看了一分钟,张洁这样提醒工人。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关闭自家的水阀,手一转,几秒都不需要。但是关闭一个管径1.6米,给成千上万市民供水的给水管的阀门,要麻烦很多。
关闭这样一个阀门,需要旋转280多圈,而且每旋转完一圈,还需要暂停几十秒。所以一个阀门完全关闭,需要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关闭阀门不能太快,因为水压的剧烈变化,会伤害到水管,影响未来的供水安全。”张洁从事水务工作已经20多年了,经验比较丰富。他需要根据沿线各阀门的关闭情况,判断水压的变化,以便调整关闭阀门的速度。
22:55
近30个阀门全部关闭
割切作业随后上场
在位于西溪湿地留庄边的割接点,张洁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工程全线近30个阀门必须全部关闭后,才能进行割切作业。但是由于各个阀门开始关闭的时间不同,进度也有不同。
张洁时不时看看手机上的时间,随后拨出一个号码,询问进度。
留庄边的割接点,是DN1000给水管,是通向闲林方向的供水管。这根水管建造年代较早,是在杭州主城区已不多见的水泥管。
“未来等地铁3号线造好了,我们还会将水管重新割接回来,到时候水泥管也会换成全新的球墨铸铁管。相比于水泥管,球墨铸铁管材质强度好,可以有效提高杭州城西以及闲林地区的水质以及供水安全。”
在2米多深的施工坑里,并排有两根给水管,一根是水泥管,另一根中间缺了一节,是待接通的新管道。
地铁3号线1~6标(留和路~古翠路)DN1600、DN1000给水管道临时迁改工程,沿线一共有30多个割切点。
随着最后一处水阀关闭,割接正式开始。挖掘机的挖斗用力地砸在水泥管上,大约十下之后,水管裂开,水管中残留的自来水从水管里喷出。这处割接点开始施工,意味着其他30多个割接点也已开始正式施工。
此时,大功率水泵开始将施工坑里的水抽到旁边的污水井里。污水井边,就是天目山路的机动车道。张洁特意来到污水井边,提醒工人压住水管,以免水压过大,导致水管跳动影响交通安全。
00:05
不同材质难度不同
水管连接不能马虎
一些进度较快的割接点,已经开始了新老管对接的工作。张洁又来到了位于天目山路紫金港路口附近的割接点。
这次的新老管对接分为三种。前两种是球墨铸铁管接球墨铸铁管、钢管接钢管。这两种虽然耗时要8—10个小时,但是相对来说,施工难度要小一些。
第三种,是将新的钢管对接到老的水泥管上,由于两种材质差异很大,所以没法直接焊接,必须人工施工,用一种特制的配件将新老管接上。
而紫金港路口附近的这处割接点,正是第三种情况。
张洁站在施工坑边,注视着工人的操作,时不时提醒几句。
“这种水泥管和新钢管连接时,尤其需要注意,因为一旦没接好,未来通水以后,会有水从缝隙处渗漏出来。”张洁说。
03:00
注意巡查每一处施工点
现场了解进度、调配设备
新老管对接,是本次迁改工程中最耗时的一项。基本上各个割接点,都需要8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稍微空闲一点,张洁便开车沿着13.48公里长的整个施工段,逐一巡查各施工点。每到一处,他除了询问施工进度、强调施工安全外,还特别注意材料以及设备的情况。
张洁说,设备的调配也很重要,有些进度快的施工点,可以把用不上的设备,调配给其他的施工点,以便加快速度,顺利完成工程进度。
07:00
完成水管对接天已大亮
新老管冲洗工作紧随而至
个别速度较快的割接点,已经完成了新老管对接。张洁和几个同事坐在车里讨论白天的工作,寻找施工中有没有优化的可能。
新老管对接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新老管冲洗。这次1.6米管径的DN1600迁改长度只有不到1公里,所以一次冲洗即可。而1米管径的DN1000给水管,涉及长度有13公里,所以需要分为三段进行分段冲洗。其中任何一段冲洗完,水质验收合格,就可以把这一段恢复供水了。
“我们希望今晚9点,就能让部分停水地区的居民提前恢复供水。”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张洁和同事们制定了一个方案,在新老管冲洗时,让水自东向西冲洗。等到水流流到水管西端之后,通过控制东西两端水流的大小,再让水从西往东回流一遍。以确保管道末端水的清洁,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可以确保水质。
“停水确实会对生活造成一些不便,但是我们做的一切,是为了让市民未来更好地用水。也感谢市民对我们的理解。”张洁说。
●追梦人说
我是1995年进入杭州水务集团的,一直都在管网建设部门。管网建设部门上夜班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是早些年,一年也就二三十次。而最近这几年,每年都有八九十次甚至百次以上。
工作确实辛苦了很多,但是我们夜班上得越多,就说明杭州的城市交通建设越快。近年来,我们做的水管割接项目,基本上都是配合地铁以及快速路的建设。项目重大,所以我们的压力也大。吃饭基本上都没有标准时间。我们有时候也会开玩笑,说自己的儿女长大了,可别像我们这样辛苦。但是我们管网建设部门的这些人,其实都很自豪,因为我们是杭州这些年城市和交通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