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我能行
牧家乐辟出增收路
□口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尔乡波斯特班迪尔村村民拜给克·居吾孜
□整理:本报全媒体记者韩沁言 於强富 刘毅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尔乡波斯特班迪尔村村民拜给克·居吾孜(左)和村民一起张贴“旅游接待户”牌子(11月2日摄)。
开办牧家乐,对于逐水草而居的我来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知道,对靠放牧和吃低保养活一家人的我来说,既没有闲钱,也没有那个胆量。可就是这么一个我,在村第一书记朱建军的帮助下,去年初竟然开起了牧家乐,而且经营得有声有色。
我是村里第一个开牧家乐的,第一年就收入4万多元。
我家有5口人,3年前,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日子过得很拮据。
2018年初,“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鼓励村民积极发展塔吉克族特色的牧家乐,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
作为党员,咱要带头。说起这个,我当时还是很犹豫的,主要是担心开了没人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领导和村干部三番五次来家里给我做思想工作,不仅帮我购置了沙发、茶几等物品,还帮助我改造了厨房,粉刷了房子,新建了馕坑。
朱建军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还帮我到处找客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家迎来了一个20人的旅游团队。宰羊、做饭,还有吹拉弹唱的、跳舞的……我和邻居忙得不亦乐乎。晚上一算账,我净赚了2500元。
“明天就给女儿寄生活费。”当晚老伴给我安排了一个新任务。那时,大女儿在上大学,正需要生活费呢。
第一个月,减去帮忙邻居的劳务费和其他开支,我净赚了8000元。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牵头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带领6户贫困村民一起经营牧家乐。
游客来了,旅游合作社有专门负责宰羊的、做饭的、倒茶端饭的,还有吹拉弹唱的、跳舞的……大家都高兴得很。
就这样,我们的旅游合作社越办越好,客人来了一批又一批。旅游合作社里的贫困户每月也有了稳定收入。
今年,我大女儿大学毕业了,她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我们的牧家乐刚好能用上。有了年轻人的参与,相信我们旅游合作社的效益会越来越好!
“冰川土豆”孕育致富梦
□口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科克亚尔村村民 伊斯拉木拜克·乎居尔
□整理: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毅 於强富 韩沁言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科克亚尔村村民伊斯拉木拜克·乎居尔在整理准备销售的黑皮土豆(11月2日摄)。
黑皮土豆让我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我家的农田不算肥沃,今年我种了3亩多黑皮土豆,没想到原本只产饲草料的土地居然能产出亩均近5000元的效益,不仅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让我对高原土地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们高原地区,尤其在海拔接近4000米的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土地的价值往往被人忽略。由于海拔高,在这里种植传统经济作物没有优势,因此,每年农民来自土地的收入十分有限。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在自家地里种些饲草料用于畜牧业生产什么的,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这里土地的优势和价值。
今年,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的土地没有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种植的黑皮土豆能达到有机标准,收购价每公斤达到10元,这一优势是其他产区无法比拟的。我们的土豆生产环节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产品由电子商务企业包销,打造的“冰川土豆”品牌就是体现土地价值的最好例证。
这些年,县上非常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不断拓宽农牧民的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我们乡海拔高、日照充足、冰川融水充沛,种出的农作物都是绿色产品,再加上对口援疆省市——深圳市的大力帮助,我们决定发展黑皮土豆种植,并打造“冰川土豆”地域品牌,挖掘农业增收的潜力。
为打造“冰川土豆”品牌,从购买土豆种子到种植再到销售,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我们管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冰川土豆”这一“金字招牌”被擦得越来越亮。今年,在首届“喀什礼物”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上,“冰川土豆”获得第三名,并被列入2019年阿里巴巴新疆兴农扶贫项目。目前,我们乡的“冰川土豆”种植面积已达140亩,年产量达180吨左右,不论是在线上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还是来我们这儿的游客,都对“冰川土豆”充满兴趣。眼下,“冰川土豆”正带着我们增收致富的信心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冰川土豆”藏着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希望。明年,我要继续创新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土豆品质,让更多消费者认可我们的“冰川土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