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在济南市槐荫区召开全省生态环境行业扶贫工作现场会,考察学习济南市槐荫区黄河滩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典型实践,总结交流生态环境行业扶贫经验做法,部署工作任务。
让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是贫困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初衷。据介绍,原济南市420个省级贫困村中,289个已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131个村406处水源地已实施保护;原莱芜市65个省级贫困村74处水源地,除1个村为户用井无法保护外,其他2018年底已全部实施保护;61处黄河滩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同步推进。
实际上,省城92%的贫困村位于山区,不具备通自来水的条件,饮用水源类型多样,以大口井、蓄水池、泉水池为主,点位地形复杂、场地狭窄、施工难度大,且一村多源。针对实际情况,市和区县两级环境保护部门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建设了防护措施,同时完成了保护区划定、调查监测、清理整治等任务,切实保护贫困村饮用水源地。截至目前,全市省定贫困村和黄河滩区饮用水水源地已全部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共划定33个保护区、220个保护范围。省定贫困村和黄河滩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清理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提前完成省定任务。省定贫困村中除已实现供水一体化的以外,195个贫困村480处各种类型、各种地形的饮用水源地全部按照“三牌一网”的标准建设了防护工程,槐荫区、平阴县16处黄河滩区水源地防护工程2018年底已完成,长清区45处饮用水源防护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9月底完工。
据了解,下一步,济南将加快2019年度黄河滩区饮用水源防护工程建设,深化已建工程网格化监管,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对危害饮用水源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好生态环境行业扶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