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7月18日讯(见习记者 苑文飒 通讯员 李军)近日,位于槐荫区白马山南路兴平小区侧的铁路下一处80年代埋设的铸铁管道供水管道由于常年经受铁路震动、重车碾压造成漏水。由于供水管道穿过铁路,无法进行正常的道路开挖进行维修。为加快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及时恢复供水,济南水务集团采用最新“内衬修复”技术实施供水管道抢修,不但确保了铁路运行的安全,而且更加快速修复漏水点。
据了解,该供水管道安装于80年代,由于在铁路下,受铁路震动、重车碾压造成漏水,如果不及时维修,将会对铁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柔性“内衬修复”技术是通过一根可折叠软管经过专用设备在压力下,使软管缓缓进入管道,在管道中形成一个新的内衬层,起到修复作用。
柔性修复内衬管为高强度纤维丝增强软管,外层为耐磨PE,内层为饮用水级别PE(国际饮用水标准NSF61认证,中国卫生部涉水安全认证),修复管道内径为50mm-800mm,最大工作压力1.0-4.0MPa,外层耐磨(DIN53516)10.5立方毫米,传输介质温度-40℃-75℃,壁厚6mm-8mm,延迟管道寿命50年。
通过新技术的应用,确保了供水管线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