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龙里县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县,水资源匮乏。当地通过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全县农村供水市场化。农村供水工程建成后全部移交县供排水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据县里统计,全县农村供水市场化率2019年达到65%,预计2020年达到85%,5年内达到95%以上。其中龙里县高坪村探索的村民自治管水模式,以水养水,实现了17年良性运行。

高坪村地势高,水源不稳定,以往村民挑着水桶“走街串巷去找水”,“半夜三更去抢水”。2001年,高坪村与相邻的贵定县谷汪村协商,一次性交8800元水源占用费,龙里县水务局又从人均100元“渴望工程”项目资金中筹措了20万元,结合村民投工投劳,历时3个月,铺设输水主管8500米,串户管网20多千米,从贵定县谷汪村滴水岩里,穿越八公里山林的泉水,流进了龙里县高坪村的人家中。为保障工程长效运行:
一是构建民主管理机构。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高坪村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选举成立“管水组织”,管水委员会长、副会长各1人,成员3人,成立由9名村民作为代表的管水领导小组和5人群众监督小组,推选出有公心、负责任、干活利索的3名群众代表担任管水员,主要负责主管维修、入户抄表收费、账务管理等。
二是严格管理制度。制定《高坪村人畜饮水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每吨收取水费3角,超出8吨以外的,按每吨1元收取,对凡属违规用水行为,如吃滴滴水、表外用水、拒交水费者,罚款50至100元。一户一表,以表计费,水费一月一收,逾期不交的,加收滞纳金。遇到分家分户、外来搭户等重大用水事项,须经过管水领导小组商议决策。水费设立专户,收支账目每半年公示一次,接受群众监督。收取的水费用于工程维修管理,结余资金进入村集体提留,形成了“定额保底、阶梯水价、分类收费、定期公示、结余归公”的村民自治管水模式。

三是实现以水养水。17年来,不少村办企业和组织陆续加入管网用水。通过收取入户费和水费,保证每年对供水系统进行有效维护和管理,目前水费结余已达13.5万元。结余资金所存银行存折开户者是一人,保管存折的是一人,掌握密码的是一人,三个人一起才能正常取款。村办企业的加入带动了当地农村居民的就业,高坪村民翻山穿河引来解水困的甘泉,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泉”,曾经的“缺水村”变成了现在的“幸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