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乌蒙大地春意盎然。毕节各地随处可见水利发展的成果,群众家门口的自来水、农田里的灌溉水源、山林间绿波荡漾的水库……
水务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民生保障工程,在过去的几年,通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基本完工247个涉及31.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中央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新开工建设纳雍环城、大方青山、织金洗马塘、纳雍得勒科等12座骨干水源工程;建成织金白泥坡、铁厂坝等7座中小型水库;加快推进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等36座大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
这些数字,既是我市水务工作取得的成就,也是干群决战脱贫攻坚的“水利实践”。
一
以前,七星关区何官屯镇坝口社区的老百姓都面临着一个困境:守着丰富的水源,却喝不上干净的水。
“以前大家都是直接从水沟或水井里接水管到家里,用于洗衣、喂牲口等,但不敢直接饮用,担心安全问题。”何官屯镇坝口社区居民叶前进说,以前她家的饮用水都是订购的桶装水,(下转2版 ) (上接1版)自从政府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后,她家不再订购桶装水,而是直接喝自来水。“我们这里的水质比较好,现在接通了自来水后,经消毒处理后,大家都能放心使用了。”
自2018年12月坝口社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使用后,坝口社区彻底解决了用水困境,“我们通过寻找优质的水源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修建了几个固定水池,经过消毒处理后,将水管安装到各家各户,目前已解决社区520余户2486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坝口社区第一书记罗健说。
四月的百里杜鹃,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穿过花山,来到大水乡后坝村,村民们趁着好天气,冲洗家门口的院坝,“我们这里和百里杜鹃风景区和米底河景区接壤,不时有游客路过,把环境卫生打扫干净,给游客留个好印象。”坝口村党支部书记高松介绍道。
吃水难,一直是后坝村面临的难题。吃望天水、煤洞水、河沟水等都是后坝村人曾有过的经历。“以前我们挑一次水起码要一个小时,不管是天晴、下雨、下雪都要去挑,不挑就没有水吃,还不敢乱用水。现在政府帮我们把水引到家门口,水质好,而且安全。”说起以前吃水的难处,后坝村村民陈永志记忆深刻。
2018年以来,为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百里杜鹃铆足干劲,加快推进水利建设。“我区2018年度大方片区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工程共涉及新建项目44个,总投资9860万元,覆盖全区47个村居,目前总体形象进度达96%,涉及新建水池129座,安装各型管道1600公里,有效解决了全区23145户8760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加快工程的进度,严把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早日发挥效益,同时做好水质监测等一系列后续工作,确保老百姓用上安全稳定的饮用水。”百里杜鹃管理区水务和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水利局局长陈贵福说。
如今,刚入户不久的自来水,成为百里杜鹃很多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群众彻底告别了以往人背马驮的年代。
据了解,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用水安全,全市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不断夯实。市水务局全力配合贵州省水投公司加快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坝枢纽工程、毕大供水工程、总干渠工程、北干渠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民生水利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完工2018年中央资金下达的247个涉及31.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设741个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决战行动项目。发展农村耕地灌溉面积12.84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0.15%。完成毕节武家寨、赫章白水2座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和威宁关口农村水电扶贫工程,完成装机任务0.94万千瓦。
二
位于大方县对江镇的岔河水库,是隐藏在深山里的一道风景线。自建设以来,水库周边实行水源地保护,生态日益变好。岔河水库管理所所长吴运启介绍,岔河水库以灌溉、农村人畜饮水为主,同时兼顾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于2012年2月17日开工,设计总投资2.288亿元,总库容1124万立方米。
春日里的毕节倒天河水库,青山环绕,水波粼粼,清澈的水里不时窜出一条条鱼儿,白鹭在河岸边悠闲地觅食。倒天河水库管理所所长李军对倒天河如今的变化有很深的感触,“以前水库边上全是人家,人畜产生的垃圾对河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钓鱼、游泳、搞烧烤的人比比皆是,那叫一个乱啊!”李军说,倒天河水库作为毕节城区的主要供水水源,保护工作刻不容缓,2015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职能部门对倒天河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移民搬迁、土地复绿、农业面改造、禁止钓鱼游泳等工作的持续开展,让倒天河水库日渐山青水绿。
近段时间以来,位于七星关区和纳雍县交界处潘家岩脚的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正热火朝天地施工。作为控制性工程的大坝建设,已进入挡水面板浇筑阶段,标志着夹岩水利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公司水源毕大建管部副主任谢金才介绍,截至2019年2月底,夹岩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16.4622亿元,占工程186.489亿元总投资的62.45%,各项工程正有序推进。
水兴则民乐,毕节各项水利工程的有序开展,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水务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毕节水利工作实现固定资产稳步增长。2018年完成各类水利水务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夹岩水利枢纽完成3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7%,占全省完成投资的18.8%,水利水务投资再创历史新高。水生态文明建设跨越性发展。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平方公里的年度治理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开展节水工作,建成七星关区节水城市及节水型社会,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开展取水许可专项整治行动,完成2018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目标。全面推进完成河长制工作。完成市级21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完成草海省级湖泊划界工作;开展省、市、县、乡、村级河长巡河活动;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点位排查工作;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共排查河流点位7个。完成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新开工236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74个)污水处理项目,建成污水处理厂180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21个),全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94万吨。
三
攻坚奋进破难题,改革创新增活力。
近年来,毕节市水务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成果保护,提升执政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市水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汛抗旱工作有序推进,启动实施1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成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并投入使用,完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59个雨水情站点升级改造建设和13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验收。
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水利“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清理规范权责清单及运行流程99项,累计受理行政审批119件。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深入学校、企业、机关等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得到落实,日常河湖巡查200余次,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51件,依法督促县区政府强制拆除了胜天水库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处罚鹏程煤矿等企业非法取水。全市征收水资源费617.23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2264.14万元。
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相关规定和行业相关规章制度开展监督检查,共开展现场监督检查100余人次,全年未发生质量事故。安全生产工作紧盯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薄弱环节及隐患排查整改,共检查项目41个(次),排查出一般安全隐患80个,已整改完成75个,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毕节市水务局局长卢瑶表示,全市水务部门将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治水总基调,围绕坚决打赢“113攻坚战”总体目标,努力推进全市水务工作。同时,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民生水利项目实施、水生态管理和工程实施、水旱灾害防御、质量与安全生产、持续深化水务改革发展等,努力补齐工程短板、强化行业监管,为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水务保障。(韩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