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南京一处主供水管爆裂,让大半个城市暂时停水。如何保障居民用水的安全?12月22日,2018“水·经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论坛在南京召开,200多位来自全球水务、水环境、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世界各地在水、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在南京节水、储水、智能水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娜
加强管线管理,系统解决直饮水问题
饮用水的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北控水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光表示,其实我们国内的自来水指标,跟某些发达国家的相比,一点都不低,甚至还高于它们。而能否达到直饮标准,问题的关键其实在管线。
杨光表示,公共管线部分的也不大,问题出在进入小区后,部分小区还使用了水箱储水,而水箱的保洁必须是长期的,目前很多小区水箱都是通过物业管理的,但物业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目前,有些小区里也装了直饮水,不过居民并不信任,使用的人比较少,最后系统废掉了。
“自来水能否直饮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杨光表示,现在建设新区时,特别关注二次供水的问题。一是对老水箱的改造,可以把它改造成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箱;二是通过专业的手段对水箱进行管理维护。“现在自来水公司深入小区管理水箱是未来的大方向,也有公司专门提供最后几百米用水的安全和保养。”
管网数字化,让城市供水更“聪明”
“城市供水管网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起来的,时间比较早,有些已经开始老化了。”日本工程院院士高伟俊介绍,要想让这些管网变“聪明”起来,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让管网“数字化”,然后通过在各个管线节点上安装测压装置,实时监测每条管线的压力值。
“这样哪一段漏水了,通过压力值就可以看出,只关闭这一段就可以了。”高伟俊说,不仅如此,供水管网智能化后,末端用户从手机App上就可以看到自家用了多少水,如果有漏水的情况,也能及时发现。
此次会议上,如何节水、储水、治污也是重要议题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教授陈思中说,新加坡人口密度高,水资源十分匮乏,目前,他们生活用水的20%都来自再生水。“我们是全世界第一个喝‘马桶水’的国家,所有的污水一滴不漏,全部储起来,化为再生水,把再生水注入蓄水池,稍微调和一下,又变成饮用水。”
“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填了很多河湖,这些小的河湖储水和自然净化的功能没有了。”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院长夏文林表示,当前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在城市地下深达60米以下的地方建“深隧”,这种深隧,可以在下雨的时候大量储水,解决内涝缓解洪峰,也可以把污染的水收集到里面,晴天时再进行净化处理,泵出到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