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林维真)记者昨日上午从厦门市水务集团获悉,今年厦门将继续加大农村自来水建设工程力度,计划在10月前全部完成供水主、次干管工程,基本解决厦门市农村约600个自然村、近60万农村人口(含外来人)的饮用水问题,以及农村发展经济的生产用水问题。
自来水普及率低于50%
厦门市近60万农村人口主要集中在岛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自来水供水普及率低于50%。尤其是岛外的农村地区,供水设施落后。大部分农民群众几十年来一直饮用的是地下井水和山泉水,存在水质若干指标还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部分地方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重金属或细菌超标的现象。皮肤病、斑牙病等由于饮用水问题产生的疾病近两年来有所抬头。
再加上这两年厦门市又遭遇了几十年罕见的旱情,一些地表水、井水日渐枯竭,村民农业灌溉和饮用水都出现了危机。
总投资约3亿元
农村自来水建设是厦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并铺设约751公里的主次干管,所需资金由市政府承担50%,市水务集团和区政府各承担25%。各区政府负责各自然村供水管网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所需资金由区、镇、村负责发动,组织村民筹集。
据介绍,按照此前设计,厦门市农村自来水主、次干管建设工程,管道总长565公里,共155个行政村,751个自然村。整个工程建设计划于2005年10月完成,工程建设完工后,可以基本解决厦门市农村约600个自然村、近60万农村人口(含外来人)的饮用水问题,以及农村发展经济的生产用水问题。
根据工程方案。2004年上半年完成前期准备并开始动工,下半年全面展开,2005年10月份前完成该项工作。经过各单位、部门的努力,集美区、海沧区的主次干管(不含进村入户支管)已经基本完成,2005年的重点是同安区。厦门市农村自来水主次供水干管将在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
水价不超过1.8元/吨
根据去年6月4日全市农村自来水建设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水务集团售水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实施的趸售水价简单说来就是,水务集团在每个自然村安装一至两个计量总水表,以行政村或居委会的名义与水务集团签订《城市供用水合同》。
水务集团以1.5元/吨(让利0.3元/吨)的价格将自来水卖给自然村,各自然村再依据各家水表向村民收取水费。考虑到扶持同安发展及原来同安地区制水成本单独核算的实际情况,水务集团将自来水趸售价格从1.5元/吨下调到1.3元/吨(若遇市政府水价调整,则按新调整水价执行)。
水务集团卖给自然村的水价并不等于广大村民最后的用水价格,去年6月4日的会议原则上确定了村委会对村民的最终售水单价最高不得超过1.8元/吨,但是,水务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各个村的管网及用水实际情况不同,终端用水价格很难统一确定,也很难保证终端水价格不超过1.8元/吨,这要取决于各个村委会对自来水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