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2016年发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用10年时间,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2017年,我省已开展改革的灌区达60处,面积150万亩。2018年度,我省计划完成66万亩新增改革面积,其中襄阳市引丹灌区、沙洋县为改革重点县(灌区),目前已完成40万亩。全省累计已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面积190万亩。
在改革中,我省区别粮食、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在终端用水环节探索实行分类水价。对于采取节水措施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种粮用水户(或会员)、规模经营主体等,配套了节水奖励机制。2017年12月,荆门市漳河三干渠灌区、宜昌市远安县经验入选四部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