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来水管网改造列为“民心工程”
前不久,沙井街道沙三社区供水管网改造顺利完工,辖区居民喝上了清澈的健康水,这是宝安区委、区政府2007年完成的又一欠发达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也是一项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民心工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宝安区部分供水管网在上世纪80年代由各街道、各社区投资建设,由于年久失修,日晒雨淋,加之当时质材不过关,部分管网已相当残旧,严重影响供水水质。
2005年底,宝安区委书记周林祥到楼村挂点调研,看到群众家里用的自来水水质很差,有的水管流出的是黄水、生锈水,有的人家不得不再到水井中肩挑手提,当即要求区有关部门认真调研,研究解决措施,将事关老百姓的民计民生的问题解决好。
为了彻底改善宝安区供水现状,提高供水质量,在组织相关部门对宝安各社区的供水现状进行调研后,宝安区委、区政府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将欠发达地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列入2006年的“民心工程”,计划对全区7个街道24个欠发达社区进行供水管网改造,总投资为11945万元,受益人口达78.5万多人。在各部门的努力和各相关街道办的密切配合下,2006年度的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施工任务,供水水量、水质、水压均比改造前有大的改善,极大地改善了相关社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2007年,针对仍有部分地区存在供水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现象,宝安区政府在年度政府投资计划中又安排了3000万元作为欠发达社区旧管网改造专项资金,计划再对9个街道20个欠发达社区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两年时间投了近1.5亿元资金让群众喝上洁净水,可以看出宝安区委、区政府这一“民心工程”决心大、力度强、得民心!
由于该工程是一个庞大、复杂、点多面广的系统工程,为使工程顺利实施,具体负责实施这一项目的宝安区水务局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结合实际,全面铺开”的指导思想,决定以楼村社区的供水管网改造作为龙头和突破口,通过实施楼村社区的旧管网改造,找出一套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经验做法,为其他社区的改造奠定基础。
在深圳市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楼村社区供水管网改造捷报频传:旧村供水管网于2006年4月底竣工通水,新村供水管网改造稳步推进,并于7月底完成了整个楼村社区供水管网改造任务。在楼村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运作模式的指导下,全区2006年计划实施的7个街道24个欠发达社区总计210公里的供水管网改造于2007年1月全部结束。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全区数十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让当地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以人为本尽最大可能让更多居民从中受惠
陈凤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果农,在楼村社区生活了50多年的他,说起供水管网改造这事就高兴不已,这么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能得到解决,真是太感谢政府的关心了。最近,记者到楼村进行回访,辖区许多居民说起此事,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陈英齐是地地道道的楼村原居民,今年37岁,一家4人住在自盖的“别墅”中。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家中,与他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楼村1986年才有自来水,而且是原村委集资搞的,实质上是用水泵从村里一口大水井抽水到水塔,各家各户接一个水管到自己家中去用。这以前,大家都是到水井中挑水用。这也是他小时候的日常“功课”之一。时间久了之后,这些铁水管开始生诱,水质变差,经常流黄泥水。一些村民只好将自来水用来洗菜、冲凉,喝的水还得到井里去挑。区领导、特别是区委书记周林祥得知后,决定对村里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市、区水务部门立即付诸实施,村里很快又通了干净的自来水。大家对水务部门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非常感动!
陈英齐谈到,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完工后,水质干净了,水压增大了,用水方便了!拿他家来说,以前二楼、三楼经常没水用,现在大不一样了。他一家四口每月用水量在20立方左右。
与陈英齐有着类似情况的原村民陈盖荣也告诉记者,供水管网改造完工后,自己用水的确方便多了,再也没有为此事操心了。
记者了解到,楼村现有原村民3300多人,外来暂住人员5000多户、4万余人,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完工后,使得5万多人受益,功劳的确不小!
楼村如此,记者在观澜街道采访时,社区居民也有同样的感受。
2006年,宝安区政府补助3108万元用于观澜街道大水坑社区、库坑社区、黎光社区、桂花社区、福民社区和君子布社区等六个欠发达社区供水管网建设,街道办事处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水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此为契机,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原则,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民群众用水难问题。
为了不浪费一分钱、不遗漏一个死角,观澜街道办事处对还能继续使用的原有自来水管道尽量不改造,同时对管道走向的合理性进行现场论证,在能满足供水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距离短的管线走向,经过反复优化设计,使本次工程的建设覆盖范围由原计划的17个居民小组增加到22个居民小组,各类管径的管道建设总长度由原计划的120公里增加到150公里,比原来方案多解决3000余户居民的用水问题。
社区居民陈日松、邱远良告诉记者,宝安区水务局和观澜街道办事处以人为本尽最大可能使更多居民从中受惠!如今,喝水难、用水难的难题在观澜已完全得到解决。
年底前让纳入改造范围的社区居民都能喝上洁净水
宝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心欠发达社区旧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区委书记周林祥、区长李文龙多次深入基层解决管网改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姚世华,分管副区长龙耀庭多次召开欠发达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协调会,及时协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管网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区水务局作为工程实施管理的主管单位,对各社区的管网改造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跟踪落实,局长杨洪流等局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及时了解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情况,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工作。
在具体实施、建设过程中,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宝安区发改、财政、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加强了资金拨付监管,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及工程补助资金拨付,相关街道办也相应优化方案,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06年,在顺利按原计划完成了原7个街道24个欠发达社区管网改造任务的同时,在不增加原投资的情况下,龙华街道增加完成了民治白岭排社区、民治沙吓片区、三联河背片区、三联郭吓片区管网改造任务,观澜街道增加完成了大水坑、库坑、黎光、桂花、福民、君子布等6个社区中未抄表到户自然村及观城社区大和村、大布巷村的小管网和入户管建设任务,区自来水公司增加完成了74区、后瑞村的管网改造任务。
这些旧管网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后,供水水量、水质、水压均比改造前有很大的改善,极大地改善相关社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此,宝安区委、区政府在2007年政府投资计划中又安排了3000万元欠发达社区旧管网改造专项资金,计划再对9个街道办另20个欠发达社区进行供水管网改造。
此次改造工作由各街道办自来水公司自行委托设计、编制预算,并组织施工图和预算审查工作,并由各街道办按照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招投标、报建手续。区水务局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办理项目的计划立项及资金划拨手续,督促、指导项目单位加强改造工程的管理,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按规定,区水务局还要对各街道办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验收进行监督。
实施欠发达地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惠及一方,造福百姓,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但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个别社区自办的水厂还没有接入由街道自来水公司管理的供水主管网;二是有些社区需改造的破旧管网地形地貌复杂,工作量大,导致改造难度增大等等。宝安区水务局和相关街道克服一切困难,将好事做好!如观澜街道在工程开工前,多次召集各社区和各村小组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以取得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工程施工期间正值气候不稳定的夏季,高温酷热和暴雨,给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为加快施工进度,保障施工质量,区水务局和街道领导非常关注工程的建设情况,要求自来水公司领导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程建设管理中,定期召开各施工队参加的协调会,了解工程进度,及时协调处理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有效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施工。记者获悉,目前,9个街道办、20个欠发达社区供水管网改造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有关领导表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确保工程在年底前如期全面通水,让宝安所有纳入改造范围的社区老百姓都能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幸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