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岭水厂三期建设工程是为解决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发展需求、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而投资兴建的。工程分为汉江取水泵房、原水输送管线、水厂厂区工程三部分,投资总估算2.7亿元。
3月22日,记者在项目工地看到,沉淀池、加药间、反冲洗泵房、变配电间等建筑主体已经完工,外墙砖面已经砌好,工人正在室内进行装修,几辆货车正往厂区内运送水泥管。
汉江取水工程位于汉江左岸走马岭街高家台附近。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主要包含箱式取水头部、自流引水管、取水井筒、连接栈桥以及配套出水管等。工程土建规模80万立方米/天,可满足全区供水远期发展需求。设备安装规模为30万立方米/天,可满足走马岭一至三期工程的原水总需求。
原水管道总长度4.39公里,采用DN2000球墨铸铁管,设计原水输送能力50万立方米/天。管道起于汉江取水泵房,向东北方向铺设,穿越新华大队居民区、惠安大道、新径线、汉渝铁路、食品三路、革新大道至终点走马岭水厂。
水厂厂区工程位于走马岭集镇,本期工程设计制水能力20万立方米/天,预留了深度处理工艺的提升空间,远期控制总规模为50万立方米/天。
项目经理李龙介绍,目前厂区正在铺设市政管网,一些设备也在陆续进场调试,预计在今年供水高峰期前建成投产,将使走马岭水厂日供水总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天,能够满足“十三五”期间全区的供水增长需求。出厂水水质严格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卫生》(GB5749-2006)要求。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自来水公司副总工程师王俊表示,该区除了高标准续建走马岭水厂三期工程以外,还将全区供水布局进行了调整,“根据供水管网的连通建设,形成了以走马岭水厂为主的环状供水工程体系,各水厂管网实现互联互通、互为备用,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