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南水,打开城市供水新格局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6  浏览次数:481

南水进京两年,已为北京输水19.4亿立方米,市民饮用的自来水已有七成来自南水,人均水资源从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

城市供水更加安全,地下水得以休养生息。不仅如此,这个稳定的新水源,为北京“以水定城”,在落实城市功能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城市副中心备足水源

打开本市的南水供水图,顺五环路修建的供水环线将城区环抱其中,几道放射状输水线直抵郊区新城,周边是星星点点的水厂。不但是中心城区用上了南水,通州、房山、大兴、门头沟也全部规划了骨干水厂,引南水入新城,支撑区域发展。

“如果水资源跟不上趟,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等重点区域的建设就难以保障。”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孙国升说。

目前,通州新城155平方公里的用水需求,全靠一座日供水量8万立方米的水厂支撑。在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中,还将有40万人口疏解至通州,现有的水就更不够用了。

2015年,本市结合国家战略实施以及重点区域的城市规划、用水需求,研究优化了配套工程建设计划,提前启动了南水北调通州支线和通州水厂的建设。这两个项目也成为城市副中心第一批建成的基础设施,每天增加20万立方米的清水。

京南40公里,星罗棋布的塔吊施工正忙,大兴新机场航站楼已露出地面。为了给新机场的建设、运营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今年开春,南水北调大兴支线工程就将开工,把南水引入大兴,并配套建设新机场水厂。

南水占城区自来水七成

由于水资源紧张,北京多年来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来保障用水需求。自1999年起,地下水位连续15年每年下降1米。

南水来了,地下水也终于能松口气儿了,两年来总共减采地下水2.5亿立方米。监测显示,南水进京头一年,地下水位没有明显下降,2016年11月,地下水位比上一年同期回升42厘米。

南水的到来改变了全市的供水格局。城区自来水中超过七成是南水,丹江水已经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

“以前一到夏天,生怕水不够用。”市自来水集团的梁丽说,南水进京之前,城区各水厂的日供水能力是320万立方米,而近几年夏季用水高峰时,日需水量总会在310万立方米的线上徘徊,逼近供水极限。2016年夏天,城区用水最高峰日达到了破纪录的337万立方米,但供水非常平稳。

一部分富余的南水还回补到地下,涵养水源,弥补欠账。

日前,记者来到京东的顺义潮白河水源地,只见枯黄的芦苇圈住一片开阔的水面,水色澄澈。这里曾是第八水厂的水源基地,连续超采30年,地下水位一降再降。2015年底,南水经京密引水渠反向输水至水源地,2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都有回升,最大回升13.98米。

将再打通两路入京水道

目前,南水北调已配套建设了供水环线、支线工程及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三水联调、环向输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安全保障格局,本市人均水资源从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即便如此,本市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来源: 北京日报(北京)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