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杜娟 通讯员赵雪峰)广州市民有望喝到更加优质、可靠的自来水,记者昨日从市水务局获悉,《广州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完成初稿,其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原水供应体系,优化整合供水厂网,建设“同城、同网、同质”的供水一张网,加快给水管网改造升级,提升终端用户水质水压,构建“水量可靠、水质优良”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为广州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此外,解决白云区北部用水问题的北部水厂一期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开工,2018年建成通水,将为广州供水格局的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实现供水“同城、同网、同质”
目前广州形成四个片区多水源保障格局,即:西江、顺德水道和沙湾水道、东江北干流和增江、流溪河共四个饮用水源。为了完善水源工程,正稳步推进北部水厂一期工程。该工程完工后,将解决白云区北部和花都区用水问题。此外,广州积极配合省政府推进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进万绿湖直饮水(广州配水段)工程、从化牛路水库工程建设。
水务部门同时表示,要构建全市供水“一张网”供水服务体系,通过全市供水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达到供水产业集约化、供水水质优质化、供水服务均等化、供水运营专业化,最终实现“同城、同网、同质”的目标。
城中村将“一楼一表、抄表到楼”
与此同时,针对目前自来水供应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顽疾”,水务部门也在着力解决。首先,将加快推进老城区、城中村供水管网和设施改造升级。据初步统计,广州中心城区约有居民小区9590个,抄表到户约168万户,约2/3的用户使用二次供水。为此,市水务局计划推动“费用入水价,服务到终端”,力争将用户共用用水设施维护统一交由供水企业负责,费用计入供水成本和水价。
市政府将结合老旧小区微改造,统筹实施水、电、气等老旧设施改造。同时,市水务局计划对没有纳入微改造的小区进行二次供水专项改造,目前已完成二次供水设施现状调查,计划2017年年初完成工作方案制定。
推进城中村的给水改造方面,根据今年6月印发实施的《广州市城中村给水改造工作方案》,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条块结合、联合村社实施”的模式推进,具体组织实施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市自来水公司和村委会按7:3比例分摊生活给水改造资金,改造后,将达到“一楼一表、抄表到楼”,对具有独立产权的单元住宅将力争实现“一户一表、抄表到户”。
目前,荔湾区沙洛村、葵蓬村、龙溪村、海中村,天河区岑村、长湴村、珠村,白云区马务村、潭村、张村、鸦岗村,增城大敦村等城中村正在开展工程前期工作。计划到2018年年底完成全市城中村供水改造,但具体完成情况取决于区政府组织协调、村民改水意愿及资金的筹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