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水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总体属于水质型缺水地区。”市城乡建设局局长马建明介绍,市区以长江为水源地,水质较好;部分县(市)区以长江、内河水系为主要水源地,水量虽富,但水质欠佳。实施引江区域供水,打破了传统城乡供水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大降低了供水管网漏损率,改善了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水质,更科学地防止了各县(市)区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有效保护了当地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本世纪初,南通在苏中地区率先实施区域供水工程,累计投入110亿元,全面推进供水水厂、管网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了以长江水为水源的五大主力水厂,全市总供水能力210万立方米/日;区域供水输水主干输水管500多公里,县(市)区次干管1200多公里,镇村管网25000公里,乡镇覆盖率达到100%,人口普及率98%以上。
2012年起,市区围绕“清水连通、原水互备、深井应急、深度处理、原厂保留”的思路,开展了应急水源建设。狼山、洪港、崇海三大主力水厂供水管道已经联网,实现了“清水互通”;市区开挖25眼深井,实现了“深井应急”;建成老洪港应急水库,有效库容285万立方米,实现了“原水互备”;崇海水厂一期40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工艺建成投运,实现了“深度处理”。市区以长江为城市主水源,水库、深井等为应急备用水源的“双水源”供水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目前,崇海水厂二期的管网、设备已安装完成约75%,预计明年上半年包括道路、雨污系统、绿化景观、深度处理工艺等将全部竣工;洪港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计划今年底前投入运行。两大水厂扩容提标后市区供水将进一步提质增量。
此外,狼山水厂60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改造方案和李港水厂一期工程正在规划设计中。 记者 贲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