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全市水生态综合利用建设,是一个城市重大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包头市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扩大水资源面积,通过科学布局,打造出了北方特有的宜居城市。
10月19日,包头市水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局长周志刚介绍,今年作为“十三五”的起步之年,全市水生态综合利用建设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十三五”期间,我市水生态综合利用将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拟实施7大工程体系59个项目,拟争取上级财政资金42.1亿元(中央26.8亿元、自治区15.3亿元),完成涉水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在满足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为鹿城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实施重点项目30个
周志刚介绍,今年我市实施重点项目30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2亿元以上,完成涉水项目投资25亿元以上。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16.6立方米/万元以下,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水功能区达标率75%以上;巩固提升15万农牧民饮水安全,新增管道直饮水设施受益人口6万人;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万亩。我市还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内蒙古泰弘生态环境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月份已经在新三板挂牌,惠民水务公司3月底正式在新三板挂牌。
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我市加大管道直饮水建设力度,完成投资近1亿元,建成水站7座、分站14座,新增管道直饮水设施覆盖人口6.08万人,占全年任务的101.3%,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计划投资2.35亿元,解决21万农牧民饮水安全,目前已完成投资约2.09亿元,覆盖人口21.88万人,完成年目标的104.2%。4座农村牧区水质检测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启动城市水生态提升及综合利用项目
今年,我市在达茂旗、固阳县、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和青山区6个旗县区,实施的西北节水增效、小型水利重点县、土右旗灌区节水改造等节水灌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近2亿元,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6.7%。借助已建成的大青山生态应急水源工程和包-固输供水管道工程的优势,全力推进包-固输供水管道工程终端蓄水池周边发展1.5万亩滴灌示范工程,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工作,建设主管道1000米,完成投资500万元。总投资3200万元,在固阳县阿塔山水库,土右旗将军尧镇、美岱召镇、萨拉齐镇4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已基本完工。总投资1.1亿元的水权转让节水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对土右旗民生干渠进行41公里渠道衬砌及配套设施改造,目前完成投资0.8亿元。
今年我市正式启动了城市水生态提升及综合利用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189亿元,主要在城市规划区及固阳县、达茂旗、白云矿区建设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滨水景观工程、防洪工程、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工程、“引水入白”、“引水入达”工程、在固阳县发展20万亩滴溉工程等。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亿多元,治理河道15公里。大青山南坡绿化工程拟争取国开行贷款1亿元,首批落实4000万元,完成投资9000万元。总投资0.32亿元的京津风沙源二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基本完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万亩,为年目标任务的150%。
7个关键词 解读我市水生态综合利用规划
“十三五”期间,按照‘利用好天上水、开发好地表水、保护好地下水、治理好再生水’的理念,坚持大力兴水、全面节水、科学管水、依法用水,以水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民生为中心,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保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以水务工程建设为支撑,以防洪、供水和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建设与生态同步,安全与效率兼顾,协调好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关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严格
据悉,我市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0.65亿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6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9以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6%,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中水利用率达到65%。“十三五”期间重点规划了包头-固阳-白云-达茂旗满都拉输供水工程;包头磴口、团结民利灌区等水权转换项目。
关键词:保障
根据我市清洁能源等工业发展的需要,重点规划了包头铝业工业园区、包头市装备制造园区、昆区金属深加工园区、石拐工业园区、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达茂旗巴润工业园区和土右旗山格架化工产业园区等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建设小白河首部泵站,完善大青山生态供水工程体系,重新启动镫口工业供水工程。
关键词:节水
采取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高效节水技术,不断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到202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将全部实现节水灌溉,达到241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为保障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重点规划了土右旗团结和磴口2个大型灌区,土右旗美岱召灌区、九原区三湖河等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山北地区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等工程。
关键词:安全
加强城乡供水水源的保护,建立完善的分质供水系统,形成完备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与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到2020年,城市供水能力达到185万立方米/日,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用水需求;进一步提高管道直饮水比例;对全市44.05万农牧民安全饮水进行巩固提升,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基本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和新建城区输配水管线288公里,对190个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完成达茂旗百灵庙镇、土右旗萨拉齐镇、固阳县金山镇等外五旗县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
关键词:生态
我市坚持水务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全力推进包头市城市水生态提升及综合利用项目,加快黄河、北郊截洪沟、昆河、四道沙河、二道沙河和东河区综合治理及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主城区河湖水生态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重点规划了京津风沙源二期、中小流域治理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万亩。
关键词:减灾
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安全为核心,加快建立工程体系与非工程体系相结合的全方位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围绕我市主要河沟、城市防洪规划要求,重点规划了黄河内蒙古包头段二期防洪工程、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土右旗萨拉齐镇和工业园区防洪工程、土右旗黄灌区高矿化水综合利用工程、九原区西部防洪工程、8处中小河流治理和26处抗旱应急水源等工程。
关键词:科技
建立适应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强化对水的宏观控制和全方位的法制化管理。积极推广“互联网+水务”,建立涉及水务各个方面的实时监控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水务管理现代化、信息化,重点规划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城市供水在线监测系统和水务管理一体化平台系统4大重点系统工程建设。 来源:包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