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种的50亩打瓜,单产达到了150公斤,如果按订单收购价每公斤7.7元计算,今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比去年多收入1万多元。这都是采用滴灌栽培技术带来的效益”。10月9日,奇台县东湾镇大泉村农民马万新美滋滋地说。
今年,奇台县东湾镇大泉村40%的农作物均推广了节水技术,仅打瓜的单产就提高了80公斤。马万新告诉笔者,过去总以为大水漫灌农作物就能丰收,现在看来不是这个理。仅大泉村今年推广的1500亩打瓜加压滴灌,不仅节约了水、减少了成本,亩产也由两年前的80公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60公斤。
近年来,奇台县根据地下水严重短缺的实际,提出了开源、节流并举的农业用水方针,并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制订了合理的开发计划。3年来,该县在水利建设上的投资达3.9亿元以上,占整个“三农”投资的60%。兴建防渗渠道200多公里,完成小农水工程200项,推广小麦、打瓜、番茄、甜菜和林果业节水技术面积达20多万亩。节水技术的推广不仅使农作物的成本较以往有了明显下降,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奇台县坎儿孜乡东一村村民李玉花,去年天旱,她家种了20亩滴灌打瓜,亩产达到130公斤,仅节水一项他就省了2000多元的水费。尝到甜头的她今年春天投入5000多元,配套了水泵、过滤器、施肥罐、PVC管道,50亩打瓜实施了加压滴灌,亩产量达到180公斤左右。她对笔者说:“以前,一亩打瓜最高只有100公斤产量。今年,用上了加压滴灌,亩产提高一倍,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据了解,今年,奇台县实施了2万亩滴灌打瓜,平均单产达到了160公斤,比过去平均提高了70公斤,同时1万亩地滴灌打瓜每年节水20多万立方米,节约各种成本费用100万元左右,农牧民人均增加收入150元。
奇台县农业局副局长俞存正介绍说,膜下滴灌打瓜成功地解决了完全不淹水、不用水田种植打瓜这一难题,建立了利用膜下滴灌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机械化耕作技术种植打瓜的一套全新耕作模式,许多因水不够丰沛而无法种植打瓜的地区可能变为打瓜产区,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