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我市实施了淮涟、涟东、涟西、顺河洞等4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57亿元。兴建防渗渠道89.096公里,涵闸渠首14座,泵站38座,其他配套建筑460座,完成土方428.3万方、混凝土9.6万方、石方2.4万方。工程于今年春灌前完成,并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通过灌区改造工程的实施,实现增加和恢复灌溉面积7.4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6.7万亩,增加节水能力3087万方,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657万公斤,提高了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灌排条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一是灌溉条件得到了改善。随着灌区内涵闸、泵站、防渗渠道等工程的先后实施,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内的灌排条件,增强了灌区整体工程的抗灾减灾能力。二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随着改造工程的先后实施,全灌区用水调度控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批防渗渠道和节点控制建筑物及部分回归水拦蓄工程的建成,节水、节电效益非常明显。三是改变了项目区面貌。体现了“节水、生态、景观”的建设理念,整个项目区的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美化了农村环境,为灌区内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来源:淮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