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戈壁上的“节水经”
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往西15公里的柯鲁柯镇有一家有机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节省了水资源和人力,还增加了枸杞的产量。
柴达木防沙治沙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斌谈起枸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他说到:“以往进行大水漫灌,一年每亩用水要达到1000 m?,一个劳动力只能承担不到1000亩地的灌溉任务。现在实施了高效节水滴灌项目后,一年每亩地只需要180-200 m?的水,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5000亩枸杞地的灌溉,同时实现了水、肥精准浇灌精准施肥,提高枸杞产量。”
“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荒”是对海西州主体柴达木盆地缺水和水资源重要性的形象描述。就海西州主体柴达木盆地而言,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有55.88亿m?,按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计算,仅为青海省的四分之一。
面对水资源匮乏、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等问题,海西州委州政府和水利部门以及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从2005年开始,借国家七部委批准实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这股东风全面吹响海西州节水攻坚战。
德令哈市新堉种植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现有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420座,除种植果树的温室外,其余温室生产灌溉均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是在滴灌管上覆盖一层地膜,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管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
合作社副总经理胡育文说:“温室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要节水40%,采用高效节水滴灌、膜下滴灌后,大棚产量增产20%以上,实现了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和浇灌,2000多座大棚一个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灌溉任务,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使大棚湿度更有利于作物生长,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经测算,年节水量约160万立方、年节约肥料4万公斤、年节约农药0.04万公斤、年节约人工约2000个、年增产蔬菜45万公斤,年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约268.4万元。
“谈到海西的节水,首先考虑到柴达木盆地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无论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都需要用水,我们的灌区存在大水满贯使土壤盐渍化。”海西州水利局总工程师贾福宏说。
经过10年的努力,柴达木盆地绿洲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10年前的0.35提高到0.46。截至2016年8月底,柴达木盆地绿洲灌区和城市生态林、公路、青藏铁路防风固沙林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19万亩,设施农业高效节水面积1.06万亩,管道输水灌溉6.07万亩。全州县级以上城镇和工业园区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实现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统一回用,开展了重点企业供用水水平衡测试工作,过去5年间,海西州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了80%。同时,格尔木市、德令哈市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双双通过国家水利部达标验收,高原戈壁大唱“节水经”,“省”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