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阜阳市供水总公司了解到,随着阜城规模的扩张,目前日供水量已达15万吨,各自来水厂已经满负荷生产。相关部门正积极破解阜城供水“瓶颈”。
9月10日早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大花园小区居民张女士习惯性地拧开水龙头,准备洗漱,自来水断断续续地流了出来。四五分钟过去了,水杯依然未满。
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好从厨房里拎起桶装水,倒进水杯和洗脸盆里,“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供水部门称这是水压低造成的”。
张女士多次致电供水部门,要求他们提高水压,但情况始终没有改变。
为了保证家人的生活,张女士不得不与送水工达成协议,每天订购两桶桶装水。
吃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洗澡、拖地、洗衣服成了难题,张女士专门购买了三个水桶放在家中,每天从一楼住户家中借水,然后拎到位于五楼的家中,“用水成了我们家的烦心事,每天楼上楼下要跑五六趟”。
张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近期颍州晚报热线2256110不断接到市民反映,家中水压过低,水流量小,个别时段甚至无水可用。
颍州晚报记者整理发现,这些市民主要集中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一带,住房以多层建筑为主,楼层集中在4层以上(含4层)。
据市供水总公司总经理张传峰介绍,自2013年开始,阜阳市已实行24小时供水,其中早中晚三个用水高峰期加压供水,夜间供水压力有所降低。
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阜阳老城区供水管道老化,夜间用水量较小,泄压能力不足,持续加压供水会损伤管道。二是原水的抽取、输送、储备到生产成合格的自来水需要一定时间。
从目前各个测量点反馈的数据来看,每天6时之前,即使在阜城边缘地区,水压也不存在问题。6时之后,用水进入早高峰,居民家的水龙头相继开启,水压下降。
尤其是近年来阜城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二次供水设备越来越多。这些设备带有抽水功能,一旦开启就会与多层建筑“抢水”,导致多层建筑水压下降。个别时段,3层住户用水也会受到影响。
“不仅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整个阜城的水压都偏低,多层住宅居民用水受到一定影响。”阜阳市供水总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颍州晚报记者。
既然全城水压偏低,为何供水部门不及时采取措施呢?提起此事,市供水总公司总经理张传峰有些无奈。据介绍,目前阜城共有两家自来水厂,其中一水厂以地下水为水源,设计的日供水能力为7万吨;二水厂以茨淮新河为水源地,设计的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
2013年开始,阜城进入大建设时期,城南新区、阜合产业园区等相继建成,人口快速增加,用水量剧增。统计显示,2011年前阜城每年新增用水户8000户左右,而今年前8个月新增用水户已达30000户。以每家3口人计算,阜城的日供水量要增加3万吨左右。目前,阜城日供水量已达15万吨。
为满足市民的用水需求,二水厂10万吨的生产能力已满负荷开启。但是,一水厂原有的48眼取水深井,因为建成时间已久,老化严重,其中2眼已经无法使用,其他深井的取水量也在下降,目前一水厂日供水能力只有5万吨。
张传峰告诉颍州晚报记者,日供水15万吨,已是阜阳市供水总公司最大的生产负荷。在没有新水源的情况下,供水量暂时无法提升。
早在2013年,供水部门就意识到上述问题,并积极申报、建设应急水源。但是,后来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不得不进行了调整。
2015年2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南照淮河取水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40万吨,其中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供水15万吨,原计划2017年8月竣工投产,届时阜城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供水问题可基本解决。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南照淮河取水工程项目取水口规划建设位置在南照镇济广高速淮河上游约1000米处,与准备筹建的南照临港新城项目港口规划位置存在交叉影响。
为确保取水工程水源安全,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南照淮河取水工程项目取水口需移位建设,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论证。如果论证、审批通过,南照淮河取水工程投产时间将推迟。
在南照淮河取水工程项目没有投产之前,市供水总公司对阜阳老城区的供水管网以及机电设备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对老化管道进行改造,以提高供水可靠性。同时,市供水总公司通知环卫、园林等单位,避开用水高峰取水。
“从阜阳的发展来看,应急水源的建设势在必行。”阜阳市准备把西湖作为应急水源地,取水规模为40万吨,目前,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同时,阜阳市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和引淮济阜工程,计划申报60万吨的取水项目,目前市供水总公司和发改委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