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山习惯性地又拧紧了一下水龙头,与其他村民一样,文明山对政府从黄河引来的水格外珍惜。
文明山所在的中尤村是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一个普通村庄,曾经饱受高氟水困扰的村民在2014年喝上黄河水后满心欢喜。
虽然高氟水对身体不好,但越来越深的水井说明高氟水曾是这里的稀缺水源,村民们不得不喝,他们或许不知道不断加深的水井已加速地下水漏斗形成。
文明山拧紧的是珍惜、是节约,而背后却是河北省需要逐步解决的“水”问题。
“水”事重重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在河北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农工党河北省委提交的《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案,深入分析了河北“水”事现状,并给出了6大方面31条具体意见建议。
除了资源性缺水问题长期存在外,全省用水浪费现象也比较突出,用水结构与水资源禀赋条件不符,高耗水产业过重,部分工业企业特别是县镇工业节水设施和节水技术不到位,生产工艺落后,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未有效解决。
另外,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了7个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表水生态脆弱,由乔、灌、草结构形成的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综合稳定生态系统尚未普遍建立。农村排污治污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流污染问题突出。此外,节水护水工程和制度体系不健全,水资源保护刚性约束亟待加强,全社会节水、爱水、惜水、护水的自觉性不够强。
河北“水”事不容乐观。
文明山拧紧的水龙头牵动着省委书记赵克志的神经。因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都需要水资源做支撑,人人都应拧紧节水阀门,增强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意识,否则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从雾霾防治到大气治理再到环境绿化,河北省政协连续3年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今年将《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列为1号提案,旨在助力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有效提升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为办好河北“水事”体现政协担当。
“1号提案好,要抓好督办落实。”省委书记赵克志对省政协助力解决好河北“水事”的提案格外关注,提出的要求更是掷地有声。
为“水”而言
对于1号提案,省政协主席付志方领衔督办,省政协视察紧锣密鼓。
“水问题,表现在河湖,源头在岸上,实质是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问题。”7月14日至15日,付志方率省政协视察组,赴承德市督办提案。在察看节水农业、考察水源地保护、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后,付志方强调要将生态与发展有机融合一体化推进,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崛起。
“实现协同发展,生态一体化是关键。”付志方表示,承德是京津冀重要水源地,加快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为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是历史使命也是政治任务,更是承德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扶贫脱困的历史机遇。视察组提出,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作用,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打造“经济与生态齐飞,发展与环境共赢”的良性格局。
4月份,付志方带队视察南水北调工程和石家庄市自来水厂,并与水利部门一起算水账,提出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出发,解决好河北“来水少、用水多、管水弱,短缺、污染、浪费并存”的问题。
“长江水占石家庄市民用水量的比例是多少?南水北调一年能补给河北多少水量?”视察组向水利部门寻求答案。对于“极度”缺水的河北来说,南水北调确有缓解“水紧”的重要作用,但缺口仍然较大。视察组提出了控制需求、节水优先的建议,强调从源头上削减和防治污染产生,同时加强废水处理再利用,并建议开发利用雨水、再生水、人工降水等非传统水资源。
5月份,省政协到沧州市就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进行视察督办。视察组提出,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管网质量安全防止二次污染发生,逐步建立健全检验检测机构和配置相应仪器设备,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驾护航。
除了积极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出实招献良策外,在加强宣传引导方面,省政协提出各级政协组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当好爱水节水的“扩音器”和“共鸣箱”,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影响带动更多的人从自身做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水”到渠成
从南水北调水源补给到京津冀水源地保护再到农村饮用水安全,河北省政协积极为“水”而言,4个月内3次高规格视察督办,促动主办部门积极做好提案办理落实。
“提案给出的6大方面31项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省水利厅厅长苏银增在4月份举行的提案办理专题协商会上表示,将搞好调研、规范程序、严格时限,邀请提案委员全程参与办理,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并列出了作为主办单位年底前重点抓好8方面工作的任务清单。
作为省水利厅积极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年底前河北省将有更多村庄像中尤村一样,通上水质达标、供水有保障的自来水。作为落实省政协1号提案的具体部署,年底前还将完成南水北调24座配套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引黄入冀补淀70%工程,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改善滦河等河域水质,推动滹沱河等生态环境修复,并深化农业水权水价改革,积极推行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工作。
水利厅还列出了解决好“水事”时间表。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将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均降低2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75,并积极推动加快重大引调水工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水源枢纽工程建设。积极改善水生态环境,除加大治理水土流失和水域治理保护外,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到2020年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继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在加快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的同时,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到2020年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当下工作积极落实,长远规划目标清晰。主办方在积极落实提案建议,每次都有新收获。”河北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徐英连续3次参加视察督办,作为提案人代表徐英对提案办理予以高度认可。
除主办方省水利厅外,其他会办单位也积极落实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为了在更广范围内征集促进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好建议,河北省政协还将在第四季度围绕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为助力办好河北“水事”集纳良策诤言。 来源:人民政协报